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六 —— 认知的变化

摘要:认知的变化是指人们改变了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尽管事实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但事实的意义却已经改变了。认知变化可能存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同一种认知变化也能被不同的行业加以利用,成为创新的契机。

首先可以通过一个浅显的例子来理解什么是认知变化带来的机遇。从数学的角度而言,“杯子是半满的”与“杯子是半空的”没有实质上的差别,但它们的意义却完全不同。如果人们的一般认识从前者转变为后者,那么其中就孕育着重大的创新机遇。

从具体实例来看,美国医疗保健事业很好地利用了美国人对于健康的认知变化。美国人的健康状况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得到了空前提升,不论是从新生儿死亡率、疾病存活率、癌症治愈率、器官移植成功率或其它衡量指标来看,人们的身体及器官功能的健康指标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尽管如此,美国人民对生病的恐慌仍然在蔓延,对健康的忧虑和担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仿佛任何东西都有可能会致癌、诱发疾病。健康的水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半空的”,人们与“长生不老”之间的差距如同以往任何时代一样遥远。但就是这样一种全民性的感知差异为整个医疗健康行业带来了大量的创新机会:医疗保健杂志市场兴起,保健食品商店利润可观,健身中心、室内健身器材等新企业迅速成长。

这些认知的变化都有其经济学和社会学根源,但相比能否清晰正确地解释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产生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要回答这些认知的变化是否可以被鉴定、被检验和被利用。

要利用认知变化成功创新,其关键点在于选对时机。创新者必须拔得头筹,但也不能操之过急。上世纪7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美国大众对女性角色和地位的认知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果当时花旗银行不是第一家聘用女性MBA的公司,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就较难成为最优秀、最有抱负、且希望在企业界谋求事业发展的年轻女性所偏爱的公司。而正是这些受过高等教育且具有雄心抱负的女性的加入,加速了花旗银行的扩张和发展。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在上世纪80年代,雅达利(Atari)等公司将小孩子玩电脑游戏视为认知变化而加以利用,但好景不长,公司只持续了一两年就遭受了惨重的失败。而这些孩子的父亲迷上家用电脑才代表着真正的变化。可见,一些看似是认知发生变化的现象,其实只是昙花一现的时尚,在一两年之后便销声匿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为一时的流行趋势所误导,以认知为基础的创新必须从较小且非常具体的地方做起。

您可以阅读以下相关内容:

1.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一 —— 意料之外的事件》

2.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二 —— 不协调的事件》

3.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三 —— 程序的需要》

4.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四 —— 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5.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五 —— 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

6.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七 —— 新知识》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五 —— 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

摘要:前四种创新来源都存在于一个企业、一个产业或一个市场体系的内部,而接下来的三种创新来源则是存在于机构或产业之外,是社会、哲学、政治和知识环境的变化。除非它们以前面四种来源的形式反映出来并被业内人员所感知,否则常常被组织忽视。但事实上,后三项创新来源更带有根本性,是直接产生创新的源泉。

人口统计数据通常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口组合、就业情况、受教育状况以及收入情况,这些数据是最为清晰易懂、丝毫不会造成混淆的,而且这些统计数据对于消费者区分、市场容量大小等都能预测结果。然而决策者常常错误地认为人口变化是长期缓慢的,因而忽视了人口数据的变化。而那些对其注意观察和善加利用的人就因此获得了很大的竞争优势。

以日本机器人产业为例。机器人技术源于美国,却在日本得到了产业化规模发展,重要原因是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留意到了发达国家人口结构方面的变化,对该项变化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加以利用。大约从19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出现出生率下降和教育时间延长的现象,半数以上的年轻人在高中毕业后会继续读书而不直接进入工作阶段,因此劳动人口,尤其是从事传统蓝领工作的劳动人口到1990年代时已明显不足。尽管许多国家都注意到了该情况,但只有日本加紧投入研发和制造工业机器人,日本政府的一系列工业机器人鼓励扶植政策也大力推动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1970-1990年代成为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的20年,也使日本获得了机器人研究方面领先10年的优势。

然而仅仅重视对相关统计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是不够的。以此为起点,决策者必须要通过实地考察市场、观察消费者需求、聆听客户意见、洞悉客户的价值观念,才能将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转化为非常可靠而有效的创新机遇。

您可以阅读以下相关内容:

1.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一 —— 意料之外的事件》

2.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二 —— 不协调的事件》

3.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三 —— 程序的需要》

4.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四 —— 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5.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六 —— 认知的变化》

6.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七 —— 新知识》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四 —— 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摘要:市场和产业结构是相当脆弱的,一个小小的冲击和变化,就会使它们迅速发生转变。此时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准确、及时应对这种变化,防止公司因固守成规而走向灭亡。为了能够让企业家更好地抓住和利用市场和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德鲁克总结归纳了四个判断产业或市场结构发生变化的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某项产业的快速增长。这是最为可靠、也最容易被发现的一项指标。如果一个产业增长的速度明显高于经济或人口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在一段时间内这种增长翻了一番时,就可以相当确信地预测,产业结构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以汽车工业为例,20世纪初汽车被认为只是向富人提供的奢侈消费品,但当时的汽车销量却以每三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明显超出了当时定位的狭窄市场的需求。针对这样的变化,业界的汽车生产商做出了不同的应对:1904年成立的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刻意采用传统的制造方法生产带有“皇家气质”、脱离“平民化”的昂贵汽车;福特公司截然相反地设计了一款可完全批量生产、价格亲民的大众可消费的汽车;而1905年创立的通用公司则认为汽车市场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全方位”的市场,计划向市场的各个阶层提供汽车。可见,在发现创新的机遇之后,成功创新的方向往往并不止一个,每一个创新的想法和模式都可能取得成功。

当某个产业的产量迅速成长到过去的两倍时,说明之前的认知方式和服务市场的方式有可能不再合时宜了。通常可能是顾客的偏好和价值期望发生了变化,使得原先的市场区分方式已经过时,出现了跟过去的细分市场不一样的新市场。以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图书市场为例,当电视出现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特别是处于读书重要阶段的学生们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电视机前,于是出版商纷纷预测书籍的销量将大幅下滑,于是将重心转移到新兴媒体的经营上。然而现实情况是书籍的销售不但没有暴跌,反而猛增,其增幅比每一项指标预测的增长速度都要快好几倍。尽管所有的出版商和书店都看到图书销量与日俱增,但却对此都毫无反应,反倒是一些大型零售商对此机会加以利用,建立了将图书“大众商品化”的连锁书店。连锁书店的形式与美国早期的书店截然不同,通常位于租金昂贵但客流量大的购物中心里,并且聘请化妆品推销员作为店员。在之后的数十年中,这些新式连锁书店跻身于美国零售业最成功和成长最快的领域,同时也是美国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在上述的案例中,出版商和传统书店没有意识到新的客户群(即将书籍视作大众商品的购买者)出现了,也没有意识到新客户对于购买书籍方式的偏好,因而也不会尝试向他们提供服务。

另一个产业结构突然变化的表现是:原本一直被视为彼此独立的科技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企业或行业,从而拓展了不同领域的市场。例如电视、电脑、电话、照相机等,过去在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这些都是相互分割和独立的产品。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一项新的产品即能实现所有的功能。

如果一个产业的运营方式正在发生迅速改变,那么意味着该产业在基本结构上的变化时机也已经成熟。例如上世纪50年代美国绝大多数医生都独自行医,到了80年代只有60%的医生这么做,其余40%的医生都加入健康维护组织或在医院团体行医。在70年代,一些人洞察到了医生改变运作模式的先机,成立了一家帮助医生团队管理整体运作的服务公司,从而利用机遇实现了创新。

显然,产业结构的变化向业外人士提供了显而易见的且可预测的绝佳机遇,但业内人士往往将这些机遇视为威胁,一些主流企业更是因为已经取得的长期成功而漠视这些变化,导致企业后来的失败。同时,在面对产业结构或市场结构变化所提供的机遇时,企业依旧保持创新的简单明确是非常必要的。复杂的创新通常不会奏效,反而会导致失败。

您可以阅读以下相关内容:

1.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一 —— 意料之外的事件》

2.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二 —— 不协调的事件》

3.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三 —— 程序的需要》

4.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五 —— 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

5.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六 —— 认知的变化》

6.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七 —— 新知识》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三 —— 程序的需要

摘要: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通常来源于创新者对一项有待完成的具体工作或任务进行研究,找到工作流程中的薄弱环节,通过采用具体的、更优的方法来替换或加强薄弱环节,从而使一个已经存在的程序更趋完善。

德鲁克指出,要进行程序创新必须具备这五项要素: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程序;程序中存在一个“薄弱”环节;针对问题具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详细的规范和清晰的界定;大众对“应当有更好的方法”这一信念的接受度很高。

以20世纪50年代的白内障手术创新为例。白内障手术在当时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手术本身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流程,风险也较低。但手术中需要切断一条韧带,如果过程中出现流血就会伤及眼睛。即使发生出血的概率只有1%,也还是让医生和病人很有顾虑。有一种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发现的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滴一两滴这种酶在韧带上,韧带就可以被溶掉,没有出血危险。但由于这种酶很难被保存和运输,因而无法临床使用。制药公司的销售员科纳发现了其中的机会,改良了冷冻保存这种酶的方法,随后申请了专利。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不在乎多花几百美金购买这种酶来消除风险,因此有多少人做这种手术,就有多少人购买科纳的专利酶。整个市场虽然一年只有五六千万美金的生意额,但当时完全被科纳的公司垄断,为公司带来了极高的回报。

在这一经典案例中,白内障手术是一项不受外界影响的独立存在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割断韧带会有流血风险是其薄弱环节;而在临床中使用酶来分解韧带是使用者(医生和病人)对解决这个薄弱环节的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科纳申请专利的保持酶活性的解决方案是具体且清晰可界定的;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对酶的购买意愿展现了大众对这项创新的接受度;由此可见,这是一项非常典型且成功的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

您可以阅读以下相关内容:

1.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一 —— 意料之外的事件》

2.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二 —— 不协调的事件》

3.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四 —— 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4.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五 —— 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

5.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六 —— 认知的变化》

6.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七 —— 新知识》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二——不协调的事件

摘要:不协调的事件或现象是指客观现实状况和主观设想推测的状况不一致,这种不协调是定性的、显而易见的,但业内人士却容易习以为常、视而不见。德鲁克将不协调现象归纳为四种表现形式,并对不同形式建议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不协调的事件包括:不协调的经济现状现实与假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认知的与实际的客户价值和期望之间的不一致程序内部的节奏或逻辑的不协调

不协调的经济现状指某个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稳步增长,但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利润。

一般而言这种不协调都是宏观现象。“迷你钢铁厂”就是成功利用不协调来进行创新的极好案例。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钢铁市场需求量持续上扬,但市场上的大型综合性钢铁厂的业绩表现却一直差强人意。原因在于即使是面对小幅度提高钢铁产量的额外需求,大型综合钢铁厂也必须进行巨额投资,并大幅提升产能。因此要扩建现有钢铁厂的规模,就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使用率过低的情况,直到需求水平达到新的产能水平为止。但除了战争时期,其它时期对钢铁的需求总是少量、缓慢地增加。而如果面对需求不断增加却不进行扩产,就意味着钢铁厂可能会永久地丧失市场份额,因此没有哪家公司敢冒这种风险。面对这样一种需求和利润不协调的情况,“迷你钢铁厂”通过改进炼钢过程和运用自动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非常经济地满足了市场上额外增加的钢铁需求。以“迷你钢铁厂”为例,不协调的经济现状产生的机遇适合小型且资源高度集中的新企业来实现突破,同时该类型的创新必须简单、显而易见,并有清晰界定的解决方案。

现实与假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指人们通常基于对事实狭隘的看法而做出错误的假设,导致与现实产生不协调。

20世纪50年代远洋货运业的从业者认为,造成海上货运成本急速上升的原因是船只航行的工作成本太高,因此一直致力于改善船只的装载量、行驶速度、能耗等,却对港口拥挤、船只必须长时间等待进港装卸的情况不予重视。事实上,造成海上货运成本上升的真正原因是货物装卸缓慢造成的船只闲置成本过高。直到滚装滚卸货轮和集装箱出现之后,装卸的时间才大大缩短,船只的闲置成本大幅降低,远洋货运业起死回生,轮船货运量在随后的30年里上升了5倍,总成本下降了60%。认知和实际现实的不一致一般出现在整个产业或服务领域里,但针对该类不协调带来的机遇,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样必须保持简单、小规模、有重点且高度专业化。

认知的与实际的客户价值和期望之间的不一致:通常来源于企业的傲慢和武断,总是假设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对顾客也会具有同样的价值。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一家位于中西部城市郊区的证券公司正是抓住了认知的与实际的客户期望价值不一致的机遇,成为当时成长速度最快的金融机构之一。当时那些大型金融机构美林、惠天等普遍认为他们的客户与自己有着相同的投资理念,即投资就是对资金管理和运作投入全部的精力和时间,从而赚取更多的钱。但这种假设忽略了那些缺乏专业金融知识、忙于本职工作而无暇管理自己资金的专业人士、小商人以及富裕农民所持有的保守的理财观念。这家中西部证券公司利用这样的不协调为这些收入多过支出的人士提供资产保值产品,包括投资债券和股票、递延年金、避税项目合作等。此举挑战了这些证券商以往一直信奉的真理,牢牢吸引了华尔街大型证券商从未想象到的客户,从而在金融市场获得了成功。面对此类不协调,企业在保持对自身产品的足够信心之外,还需要多观察、多倾听,了解顾客的实际需求和价值期望。

程序内部的节奏或逻辑的不协调:往往通过产品的使用者在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发现困扰和缺少的部分表现出来,敏感的业内人士因此意识到某个程序内部存在不协调的部件,对此加以改进并提升产品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斯科特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草坪护理产品生产商,其主要产品是草籽、肥料和杀虫剂等,当它还是一家独立的小公司时,就与规模比它大好几倍的公司进行激烈的竞争。斯科特公司通过提供一种用于适量、均匀、“科学”散播草籽、肥料和杀虫剂的小独轮手推车获得了业界的领导地位。当时所有公司的草坪护理产品都在使用说明中明确标识撒播时需要相当精确并控制用量,但是除了斯科特公司,没有任何一家厂商向顾客提供控制这一流程的工具。斯科特公司洞察到并且切实完善了整个程序中的不协调的部分,解决了顾客的困扰,从而吸引了顾客、赢得了市场。由此可见,企业必须坚持“产品或服务的目的是解决顾客的困扰”这一理念,并付诸实践,为顾客提供解决困扰的方案。

您可以阅读以下相关内容:

1.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一 —— 意料之外的事件》

2.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三 —— 程序的需要》

3.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四 —— 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4.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五 —— 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

5.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六 —— 认知的变化》

6.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七 —— 新知识》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一 —— 意料之外的事件

摘要:绝大多数成功的创新都是抓住了变化的机遇来达成的,许多创新本身就蕴含着重大的变化。德鲁克认为:系统化的创新就存在于有目的、有组织地寻找变化中,存在于对这些变化本身可能提供的经济或社会创新的机遇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中。具体而言,系统化的创新从关注创新机遇的七种来源开始。本篇介绍最容易被利用、却也是预测性和可靠性最低的创新来源:意料之外的事件。

意料之外的事件包括三大类:意外的成功意外的失败意外的外部事件。

意料之外的成功提供最多、最可靠、也最容易被利用的创新机遇,但却也容易受到忽视和拒绝。多年以前,纽约最大的百货公司梅西公司在销售家电方面获得了意外的成功,但公司总经理却很不能接受这一点,因为公司一直是以销售服装为主,而他本人也是从服装起家,于是采取了限制家电销售的应对措施。结果,梅西公司逐渐丧失了行业领导地位。相反,另一家零售商店布鲁明戴尔则利用了同样的意外成功,从当时纽约百货零售市场的第四位跃至第二位。企业要想利用意外成功带来的机遇,首先必须克服企业家因个人情感和发展惯性对意外成功产生的天然排斥及忽视和拒绝,而应当抱以开放性的心态,带着问题来看待每一次成功,并系统分析意外成功向企业提出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对意外成功加以利用。

意料之外的失败通常能够引起企业家的关注,因为人们无法拒绝它,但它们很少被视为是机遇的征兆。德鲁克早年见习的一家进出口公司,专门向印度出口一种质量不牢靠但价格也很低廉的挂锁。在20世纪20年代,印度人的收入不断增加,这种挂锁的销售以惊人的速度急剧下降。公司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由于随着收入增加,印度人对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于是顺理成章对挂锁做了质量提升改进。然而,改良后的挂锁却依然滞销。另一家小的竞争对手公司注意到同样的销量异常之后,将挂锁划分成两种不同的产品:一种是售价更便宜的“样子”挂锁,卖给对牢靠性需求不高的农村人;另一种是售价翻倍、同时安全性更高的挂锁,卖给对安全性需求很高的城里人。这家小公司后来大获成功。德鲁克认为,意外失败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客户认知的价值与企业所认为的客户需要的价值不一致;另一方面是市场及客户群分裂成了两个或多个细分领域。面对意外失败时,企业家除了在办公室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更应当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用眼看、用心听,将失败当作创新机遇的征兆来认真对待。

意外的外部事件是没有反映在管理者所采用的信息和数字资料上的事件。70年代初的IBM将所有力量和资源投注于大型机的开发和制造,并且内部人员对此达成惊人的共识。但到了7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个人电脑市场异军突起,年销售总额是大型机市场30年来的总和。IBM没有忽略这一发展趋势,而是紧紧抓住市场的潮流,加紧开发和生产自己的个人电脑,三年后就夺得了个人电脑的世界领导权。成功利用外部事件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和企业当前所在行业的知识和技巧相匹配,所以特别适合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在位公司,通常它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调动大量资源的能力。

在本系列的后续文章中,我们将继续介绍创新机遇的其它来源。值得注意的是,德鲁克关于七个创新机遇来源的论述对企业而言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冷冰冰的理论,而是企业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容易理解并能加以运用的方法。尽管这七种创新来源的界限较为模糊,彼此之间也有相当的重叠,但只要能领会这七种创新能够带来的机遇,以不同的角度发现和审视机遇,就能寻找到企业创新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您可以阅读以下相关内容:

1.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二 —— 不协调的事件》

2.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三 —— 程序的需要》

3.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四 —— 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4.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五 —— 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

5.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六 —— 认知的变化》

6. 《彼得·德鲁克:创新机遇来源七 —— 新知识》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导读:

创新无疑是经久不衰的时髦用语,无论是创业者、企业家、还是政府机构的管理者,总是在不同场合热烈地谈论着创新。而当论及具体的创新理论以及创新如何指导商业和管理实践,人们的理解却可能大相径庭。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创新理论和实践的经典之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创新的完整视角,论述了企业家如何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创新管理工作来实现创新,为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商业市场上取得创新成功提供了重要指引。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将围绕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新的来源、创新的原则、创新管理及创新市场战略这几个篇章,回顾大师对创新的真知灼见,为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什么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200多年前,发明了“企业家”一词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企业家的核心职责就是“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也在其企业家理论中指出,企业家的本质就是进行创造性的破坏即创新。深受熊彼特影响的德鲁克通过对大量真实案例进行剖析,在前人的基础上延伸出了“企业家精神”这一概念,并发展性地将其定义为一种行动,而非企业家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意味着:能够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创造出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东西,改变价值;开创了新市场和新顾客群;总是在寻找变化,对其做出反应,并将其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

那什么是创新?德鲁克将创新概括分为三类:产品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社会的创新。

产品的创新是指企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创新。

德鲁克深刻地指出,创新有别于创意或是发明创造,而要以是否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作为检验标准。例如:爱迪生发明的灯泡相较于英国物理学家斯旺发明的灯泡而言,技术上并无优势,但却更适于电力公司使用。为了让灯泡走入千家万户,爱迪生还对融资、接线专利及配销系统做了周全的安排。斯旺发明了一项产品,但爱迪生通过建立一整套系统,创新了产品与服务。

管理的创新是指制造产品和服务、并将它们推向市场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与活动的创新。

例如:麦当劳在发展早期就是通过将快餐作业系统化,使产品标准化、工作流程及操作工具规范化,从而改变了快餐业的运营方式。该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资源的产出,而且开创了新市场和新顾客群。

社会的创新是指对市场、消费者行为和价值的创新。

例如:收割机的发明者之一麦考密克通过发明“分期付款”制度,使得原本因收割机价格过于昂贵而无法购买的农夫能够以未来的收入来购买收割机,于是农夫就具备了农业机械的购买力。麦考密特的“分期付款”制度改变了消费者行为,创造了新的顾客。

正如德鲁克强调的,创新应该是一个经济学或社会学术语,而非技术术语。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就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改变制造产品和服务并将其推向市场的方式、以及改变消费者行为和价值来为客户提供价值,创造出新的客户满意。

综上所述,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是紧密联系的,创新是展现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企业家精神通过创新活动而实现。德鲁克眼中的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系统化的创新实践。我们将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就德鲁克关于如何寻找创新的机遇、进行创新实践的论述展开介绍。

再读《营销短视症》:不仅是营销,更关乎战略


导读:
《营销短视症》(Marketing Myopia,1960年)最初刊登于《哈佛商业评论》。该文因其独到的观点,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共有1000多家公司索要了35000份重印版,50多年来的推崇和传播,使其成为《哈佛商业评论》历史上最为畅销的文章之一,被认为是营销理论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由此奠定了作者西奥多·李维教授(Theodor Levitt)在现代营销学领域的大师地位。时至今日,该文仍散发着思维的光辉,触发读者对于营销战略的思索。

为何“营销短视”导致企业失败

很多曾处在增长行业中的企业认为,行业增长受到威胁并出现减缓或停滞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内同类企业竞争导致的市场饱和,致使利润空间下降,企业增长受阻。对此,李维教授通过《营销短视症》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见的观点:导致增长停滞的,不是市场饱和,而是管理失败,即忽视客户需求的产品营销短视

李维教授首先指出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目标导致失败,即那些制定长远目标和政策的管理者不恰当地定义了业务目标,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导致失败。目标导致失败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其一,由于决策者狭隘地定义了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产品,或者一系列技术,而主观局限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以二十年代停止增长的美国铁路行业以及因电视的兴起而在五六十年代一度几乎全军覆没的好莱坞电影业为例,如果铁路公司能将自身定位在运输系统而非铁路生意,电影公司能将自己定位在娱乐业而非电影业,那么他们就能在新技术兴起的竞争格局中走出困境,继续创造出强有力的增长。

其二,人们往往认为企业的竞争实力在于其产品具有明显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似乎找不到什么产品能够有效代替。以化学干洗、电力、街角杂货店为代表的行业都曾被认为是有着无可替代的产品、增长前景不可限量的行业,但随着超声波的发现、新能源的开发、大型超级市场的崛起,这些行业都因需求被截断而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

由此可见,狭隘的产品观点全部聚焦于产品本身,而忽视了所面向客户的真正需求,这将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造成“营销短视”的四个思维陷阱

李维教授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提出造成企业营销短视周而复始的是以下四种常见的思维陷阱,并着重指出:根本就不存在增长型行业,只有组织并行动起来去创造和利用增长机会的公司

陷阱一:认为人口增长和收入的增加可以保证行业利润增长。以石油行业为例,这一错误的认识使石油行业内的企业只注重石油开采和生产而忽略了改进一般石油产品和其营销,石油行业以外的企业却在汽油质量提升、汽车燃料营销等方面做出了改进,进而对石油行业构成了威胁。

陷阱二:认为没有竞争产品能代替行业的主要产品。再次以石油行业为例:白炽灯和内燃机的使用、天然气的出现等这些由行业外部推动的因素说明了石油存在替代产品,也使石油行业一次次面临困境。尽管后来交通工具的爆炸性需求使得汽油暂时逃脱了被淘汰的厄运,但如果该行业始终抱持错误的理念,认为自己的产品无可比拟,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汽油进入垂死阶段。

陷阱三:过分信任大规模生产优势,即在产出增加时单位成本迅速下降的优势。以五十年代的美国底特律汽车行业情况较为典型,由于过分注重汽车生产,追求现有产品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利润,底特律汽车行业将销售服务及售后汽车修理维护放在次等地位,忽略了汽车营销的重要性,即与汽车设计和生产、汽车提供和最终消费相关的一系列满足客户需要的活动被忽视,客户群的意见无法得到重视,导致底特律汽车产品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和口味,客户转向其它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小型汽车生产商。

陷阱四:认为技术研发利润潜力巨大,持续的增长就等同于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改进。以电子行业尤为典型,由于许多公司通过制造出一项优越的产品就成功创立了一家公司,同时这些公司的管理层中许多是由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这就产生了公司倾向于研究和生产而忽视产品营销的选择性偏见。这些公司往往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制造更优越的产品而不是探索研发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没有充分考虑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困难重重。

如何避免“营销短视”

以上四个思维陷阱充分展示了每一个走向衰退或濒临萎缩的增长行业曾经历的自欺循环。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企业因营销短视而走向衰亡?李维教授从营销(Marketing)和销售(Sales)的差异出发,说明了公司创造和利用增长机会的一般要求。

企业要理解营销和销售的实质差异:营销过程注重的是基于客户需求并通过一系列产品创造、生产、提供及与最终消费相关的一整套活动来满足客户的需要;而销售关注的重点则是卖方将产品转变为现金的需要,不涉及产品交换的核心内容即价值。真正具有营销思维的企业会努力根据营销活动要达到的结果来创造消费者愿意购买的、物有所值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本末倒置地根据自身产品生产情况来强化销售活动。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企业要勇于进行创造性破坏。例如石油公司如果要保持增长,就必须考虑放弃自己的高利润资产而研制更有效、更持久的燃料。否则,再多基于现有产品的举措也无法避免其走向衰亡。任何产品都会过时,而如果一家公司自己的研发没能让现有的产品过时,那别的公司就会做到。

而要建立有效的以客户为主导、勇于“创造性破坏”的公司,就必然涉及领导力和组织文化的深层问题。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有伟大的远景,有着强烈的成功愿望,能够吸引大量热情的追随者;企业的管理者要摆脱狭隘的产品观念,以提供价值满足和创造客户为己任,并将该理念渗透到整个公司。企业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来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和氛围,激发人们勇于创新和变革的态度和愿望。

李维教授的经典文章让我们再次把目光从产品导向聚焦到客户导向,认识到无论在任何行业中,唯有立足于发掘和满足客户需求,勇于自我颠覆,才能打破逐步走向衰亡的命运,不断为企业创造新的增长机会。

重读迈克尔•波特(二):优秀战略的五大表现

导读:在越来越开放的商业竞争环境中,如何辨别和制定一个正确的战略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于想要获得卓越业绩的企业来说,一个优秀的战略才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之道。

许多人对战略的理解停留在企业的计划或规划上,但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创造竞争优势,并使竞争优势得以长久维系的普遍原则。通过对战略进行规范性定义,波特归纳出了以下影响战略的五种要素,集中关注了战略内容本身而非战略产生过程。

要素一、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主要关注:服务哪些客户、满足哪些需求、相对价格是多少。每一种价值取向(外部因素)都只有通过特定的价值链(内部活动)才能得到最好的实施。企业可以通过寻找新的客户细分方式或者满足市场中未得到充分满足的服务来建立独特的价值取向。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为例:西南航空占领了美国其它各大航空公司不屑争取但却是潜力巨大的低价市场,通过短途点对点航线的市场定位满足了旅客对于低价、便捷服务、按时而缩短用时的需求;同时西南航空公司向旅客提供适可而止的服务,不提供餐饮、指定座位、行李转运等便利服务,从而大大降低了相对成本。西南航空的独特价值取向以特定的相对价格满足特定需求,为其客户创造了独特的价值。

要素二、特定的价值链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来确定具有针对性的价值链,即根据特定的运营任务和需求的资源配置(财务决策),来创建与之相匹配的新流程(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及售后)。以最大零售商沃尔玛为例:沃尔玛以将超级市场选址在远离市中心的小城镇作为关键战略,为此在生产和销售环节,沃尔玛通过规模经济和较低价格加强对供货商和消费者的控制;在运储及管理环节中,沃尔玛采用仓储式经营模式,并以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和物流信息管理;在销售和服务环节中,沃尔玛以超大的购物空间给顾客以舒适的购物环境,同时通过改进管理和服务系统,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沃尔玛以其与众不同的价值链运作来支持它的战略定位。

要素三、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取舍抉择

作出取舍是创造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取舍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包括形成无可取代的产品特色、建立最佳实践的价值链、营造不同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名声等。真正的取舍将效仿者拒之门外,使之无法模仿和赶超。同样以西南航空公司为例,西南航空公司在创业初始就做出低成本战略决策,与传统航空公司每班客满就上调票价的做法不同,西南航空公司载客增加时不提价,而是增加班机扩张市场,更通过降低票价来增加班机搭载率,提高飞行效率;同时西南航空在运营模式上舍弃了长途飞行线路、优质附加服务等,选择了点对点的短程运输方式,缩减了不必要的过度服务,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西南航空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取舍选择使它成为“廉价航空公司”经营模式的鼻祖。

要素四、价值链的协调性

协调性是指一项活动的价值或成本受到其它活动的影响。协调性主要有三种形式:

  1. 基本的一致性,各项活动围绕同一个企业价值取向开展;
  2. 各个环节的活动相互补充或加强,并相互提升各自价值,发挥增效作用;
  3. 各个环节之间的替代性,即开展一项活动后就没有必要开展另外一项活动了。

以时尚品牌Zara为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零售商,Zara以速度取胜,目的在于迅速将最新款呈现给顾客,新品发布抢先于同类企业;Zara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就是因为其产品组织与设计、采购与生产、产品配送等价值链内部的各个环节能够高度协调:以快速复制为首要任务的大规模设计师团队、在欧洲进行的大量生产活动、在24小时之内完成配送的高效物流车队、位于市中心人流量大的店面选址等,这些活动都围绕了“快速”这一价值取向展开,并相互加强和补充,助力Zara成为全球领先的服装零售集团。

要素五、战略持续性

战略持续性能够提高一个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保持战略的持续性并不意味着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应该保持在原地不动;只要战略的核心价值取向保持稳定,企业可以并且应该寻求以创新的方式来落实价值取向。波特还指出,企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并不需要对未来做出精准的预测,但可以制定战略并保持动态持续性,这样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应对形势变动的能力。以宜家为例:低价格是宜家商业理念和概念的基石,同时也是其战略要素之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更因为宜家的受众是喜欢追求时尚、受教育水平较高、较为关注环保的群体,宜家在2010年推出的系列家具就凸显了扁平包装的环保功能,而扁平式包装也降低了运输成本和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货物受损概率,符合宜家的低价位战略定位。正是因为宜家的营销战略在数十年内保持了持续性,而且与其低价定位相一致,宜家才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

在上述五大要素中,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特定的价值链是战略的核心内容,独特的价值取向回答了战略的基本问题,特定的价值链则是落实战略的最佳实践。此外,战略取舍、价值链的协调性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创造、维持竞争优势的同时,它们贯穿于战略的始终。最后,以上各要素都需要长时间才能形成,如果战略缺少了持续性,那么一个组织就不可能率先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重读迈克尔•波特(一):正确的竞争思维与企业竞争之道

重读迈克尔•波特(一):正确的竞争思维与企业竞争之道

导读:为什么一些产业的平均利润率总是比其它产业高?为什么在同一产业内,一些企业的利润率要远远高于其它企业?什么是正确的竞争思维与企业竞争之道?管理学思想大师迈克尔·波特采用了不同的研究路径,开创性地回答了这些关于企业竞争和竞争成功的基本问题。在新的商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的今天,波特关于竞争和战略的理论以及分析框架仍然能够独树一帜,为企业树立正确的竞争思维、制定出色的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竞争的“零和思维”与“正和思维”

许多企业的决策者认为:竞争是一种在比较中争做最好的战争,是一种“零和博弈”,在这场战争中只有胜出者才能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这种思维方式是存在缺陷的,在这种情况下将产生竞争趋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会相继淡化,彼此之间的相似性也就日益显著,价格将成为客户进行决策的唯一依据。同时,这种“争做最好”的思维还将导致性能过度,超出主流市场的功能需求,为破坏性创新企业提供市场准入机会。

对此,迈克尔·波特开的处方是:竞争的重点在于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竞争成功的关键则在于企业拥有创造出独特价值的能力。波特强调,竞争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打败对手,而在于赢利;正确的竞争思维不是“零和博弈”,而应该是“正和博弈”,即企业的关注焦点不是盲目地模仿对手、赶超对手,而是通过不同的竞争方式来满足不同的需求,为特定的顾客创造最优的价值。

那么,为什么一些企业的盈利能力要强于其它企业呢?波特的竞争理论指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首先,产业的固有结构决定了产业的平均价格与成本;其次,产业内不同企业活动的差异性是造成盈利差距的主要原因。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价值链理论”为我们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提供了有效工具。

运用“五力模型”分析产业结构

波特的五力分析理论是基于产业结构与营利性之间的关联性所提出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存环境。由于一个产业的固有结构会使该产业内的企业受益或受损,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该产业内企业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潜在的可供企业选择的战略,所以产业结构的分析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作为外部力量决定了企业可预期的平均赢利和产业内的基础经济结构,其作用力远远大于所属产业内企业间直接竞争的影响力。

波特运用产业结构分析提出了影响产业营利性的五种基本力量,包括:新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家议价能力、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 新进入威胁是指新进入的企业会增加这个产业的产能,从而威胁到产业的价格水平,同时又迫使既存企业投入巨额资金满足客户需求,增加成本。例如:许多不同的咖啡店涌入市场,迫使星巴克不断投入资金来装修店面和更新服务项目。

– 替代威胁是指与该行业当前产品或服务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产品或服务,将会影响企业的销售价格及提升产品性能的成本。例如: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对燃油驱动汽车造成了替代威胁。

– 买家议价能力是指强大的买家可能会运用自身影响力压低价格,并驱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和价值。例如:市场上各种品牌电脑之间差异化特征不够明显,消费者为了获得更低的价格,很容易从一个品牌转到另一个品牌。在评估买家影响力的时候,需注意渠道和零售商可能与终端用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 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是指强势的供应商将会依赖自身实力以获取更高的价值,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在分析供应商的力量时,需注意把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投入要素考虑进去,其中包含劳动力因素(比如雇员)。例如:工会强大的议价能力挤占了美国航空公司的利润空间。

– 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加剧将导致产品价格降低或成本上涨。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价格竞争、广告竞争、服务水准竞争等。例如:长期以来各大药企之间虽然在研发和产品营销上竞争激烈,但它们从未将价格竞争纳入其竞争策略。价格竞争是最具危害性的竞争形式,这种策略只会带来一损俱损的局面。

总的来说,五力中每一种力量的影响力越大,它对价格或成本或者二者造成的压力就越大。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着该产业内企业的平均利润,最终利润能力会随着这种合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五力分析模型不仅帮助我们回答了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其更重要的价值是能够指导企业的管理者划定竞争领域、决定竞争之道。

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

除去外部力量,企业在其所属产业内的相对地位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说明企业间赢利能力的差异,波特通过价值链理论阐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性来源。

企业的价值链包含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波特认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就是那些能够为服务对象带来较高价值或是降低服务成本的活动。价值链的一般模式包括研究与开发、供应链管理、生产、推广与营销、售后服务五个价值创造环节,通过分析价值链每一环节上的不同要素,找寻拥有不同价值链的竞争企业间的优势差异。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要在价值链中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获得相对成本和相对价格优势。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力,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源状态,要求企业特别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理论能够引导企业正确理解竞争优势的内涵,并寻求如何通过打造与众不同的价值链,来使企业的业绩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重读迈克尔•波特(二):优秀战略的五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