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的最后赢家,是百度谷歌,还是福特通用戴姆勒?

你可能觉得无人驾驶还离我们很遥远,但巨头们的竞争早已开始,百度和谷歌两者近期的动作更是引人注目,整个市场因为它们的动作而变得紧迫感十足,仿佛明天无人驾驶汽车就要跑遍街头巷尾。但是事情真的像看起来那么顺利吗?无人驾驶圈的合作说到底还是一场貌合神离的游戏。

氢弹与原子弹

4月19日,百度副董事长、总裁陆奇在上海车展上宣布了一项名为“Apollo(阿波罗)”的新计划,即百度将向汽车行业及无人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无人驾驶系统,这是全球范围内无人驾驶技术的第一次系统级开放。

没过多久,Alphabet(谷歌母公司)旗下无人驾驶汽车公司Waymo就与打车平台Lyft达成了合作,共同推进无人驾驶技术。

有人将这种局面形容为“百度向无人驾驶领域投了一颗原子弹,而谷歌紧随其后投下了一颗氢弹”。因为阿波罗计划强调技术和软硬件平台,更多地是在对车企示好。运营和调度等更贴近消费者的关键环节是阿波罗计划没有触及的,而Waymo与Lyft的合作,直接将触角伸向了最终用户,被看作是对阿波罗计划的一种突围。

但其实很难说究竟哪一方的战略更胜一筹,因为Waymo和百度双方都只是根据自身所面对的商业环境,做出了相应的决策,而且决策背后是相当的无奈。

被逼无奈的选择

无人驾驶的市场主要分为科技公司和传统车企两大阵营。科技公司要从头造车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科技公司+传统车企”应该是最理想的合作组合,百度和谷歌是这么想的,但车企可不这么想。

谷歌一直都表示希望与传统汽车厂商和元件供应商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加速推进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并不希望传统车企因为互联网企业投身汽车领域而失业。

但是车企们却疑虑重重,福特、通用、戴姆勒等巨头都不敢错过无人驾驶的风潮,与科技巨头的合作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取技术,但同时也意味着要将无人驾驶领域最重要的数据和系统拱手交付他人,一旦被科技公司把控住了这些信息,整车厂未来的话语权会一落千丈,因此他们对与科技巨头的合作都十分谨慎甚至抵触。它们更多地选择收购初创企业或者跟并不那么“危险”的科技公司合作。

谷歌最终只拉到菲亚特克莱斯勒为自己造车。与车企合作不成,谷歌又将目光投向按需用车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Lyft也不是谷歌的首选,毕竟它只是美国打车业的第二,谷歌最初想拉拢的是Uber。

2013年8月,谷歌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投资,2.58亿美元, 献给了Uber。“无人驾驶+Uber”成为这次合作中最具想象的故事。Uber有着海量的人车数据资源,谷歌拥有雄厚的资金以及庞大的地图数据,二者的结合,很有可能颠覆人类的出行方式。

但这场“天作之合”并没有持续多久,谷歌开始进军打车业,Uber则开始研究无人驾驶技术,还挖了谷歌不少墙角,二者的官司直到最近才尘埃落定。所以Lyft实际上是谷歌仅剩的选择。

同样地,百度自己不造车,一直都在寻求与车企和硬件厂商的合作。2014年时百度迎来和宝马的春天,百度提供高精度地图和算法,宝马提供汽车和开放性接口,双方合作的一大成果是,2015年12月10日,一辆经百度改造的宝马汽车在北京完成了国内首次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无人驾驶,但是这场合作在2016年宣告破裂。

而百度的阿波罗计划,虽然看起来是很大手笔的系统开放,但实际上最终能吸引到的也只是国内的车企,它们正在发展自己的品牌,也意识到无人驾驶是未来的趋势,但技术研发能力较弱,百度可以帮他们快速构建起一整套无人驾驶的系统。出于跟和谷歌合作同样的顾虑,知名车企宁愿花费巨额的成本,也不会贪图唾手可得的资源。

各怀鬼胎的松散联盟

从百度和谷歌寻求合作的曲折经历,就能看出无人驾驶界的合作是多么“不靠谱”。

虽然现在做无人驾驶的公司那么多,但最终市场上能够留存下来的系统也许只有一两个,很可能是赢者通吃,胜出者将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因此任何一方都不甘在合作中退让,生怕为他人做了嫁衣。所以虽然无人驾驶圈最不缺的就是合作,但是这些合作却都是各怀鬼胎的松散联盟,当合作真正深入到系统层面,涉及最终的利益分配时往往不欢而散。

部分媒体把Waymo和Lyft的合作说得石破天惊,什么“Waymo+克莱斯勒+Lyft”,从系统到造车到用车形成了完美闭环,仿佛明天Waymo就要称霸市场。但其实除了谷歌,车企也早已看到了当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后汽车行业的新趋势,即按需用车,而不是购买汽车,Uber身上还有与沃尔沃和戴姆勒的合作,而Lyft的另一边也还牵着通用的手。

除了一对一的合作,行业里还有数不清的联盟。丰田与芯片制造商高通携手包括汽车行业、保险行业、信息技术行业、物流行业的其他25家公司组成全球汽车联盟。而奔驰、宝马和奥迪通过收购here地图,又形成了另一个联盟,随着英特尔、Mobileye、腾讯和四维图新的加入,这个联盟也日益庞大。5月16日,宝马、英特尔和Mobileye三方宣布引入德尔福(Delphi),将其作为合作三方最新无人驾驶平台的开发合作伙伴和系统集成商,实际上是在大联盟中又组建了一个小联盟。

这些公司个个都不容小觑,也难怪都敢放下话来2020年就要实现无人驾驶汽车量产,但也正因为个个都不容小觑,才更容易貌合神离。

无人驾驶圈的合作每天都在发生,又每天都在无疾而终,这些错综复杂,虚虚实实的合作,只有在触及利益划分的那一刻才会见真章。没有人可以预料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究竟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商业的竞争让无人驾驶技术加速到来,但商业利益的分歧,同样可能使无人驾驶的实际应用迟迟难以落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试图进军廉航的巨头们频频失败,西南航空却为何连续盈利40年?

航空公司的悲惨处境由来已久,飞机供应商波音和空客的双寡头垄断,培养飞行员的高昂人力成本,同质化的竞争,忠诚度低下的消费者,被高铁瓜分的短途旅行,被视频会议取代的商务长途——各方势力共同压榨的结果就是,在世界范围内,航空公司的平均收益率都只有2%上下,也就是说每收入100块钱,只有2块钱的利润,中国航空公司境况好一些,但收益率也只有3%左右。

整个航空业都那么惨也就罢了,偏偏看起来最低档最不入流的廉价航空还要来抢客户,赚得还比普通的航空公司多,廉价航空的典范——美国西南航空已经连续四十多年盈利,在极度动荡,经常亏损的航空业,这是一项无法超越的纪录,它的大多数竞争对手都是力求三四年持续盈利而不得。

为了抵御廉航,改善自身经营状况,航空公司也做出了许多尝试。全球最大的几家航空公司正推出超低价格的经济舱机票,亦或是大幅减少对票价最低乘客的基本服务,同时竭力向高端舱位乘客提供更多服务。

美国航空公司、美国联合美国大陆控股有限公司、达美航空公司如今均提供名为“基本经济舱”(basic economy)的超低价机票,取消了一度的标准化服务,比如允许乘客携带行李登机或在登机前选座。美航表示还准备在其即将接收的波音 737 Max 飞机上增设更多座位。为此,美航将经济舱座位的前后间距缩小至30英寸。英国航空自今年起取消短程经济舱免费餐点,乘客可以在飞机上付费购买马莎百货的三明治。

不过对于商务舱,上述航空公司正向高端乘客提供更多的服务。达美航空去年公布商务舱套间计划,这些套间实际上是能够使乘客与他人隔离的小房间,内设完全可躺座椅;美国联合美国大陆控股有限公司的国际航班将推出名为 United Polaris 的升级商务舱,英国航空也将投入约5亿美元升级高端舱位。

看似很完美的计划,一方面控制成本,降低价格,得以与廉航一战,另一方面从高端乘客身上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航空公司真的能够如愿以偿吗?

其实这样做是很难的,不仅很难,还很危险。

高端服务和低端服务所需要的是一系列完全不同的价值活动,在同一家公司同时提供这两种服务都是很难的,更何况是在同一架飞机上。

廉航之所以赚钱不仅仅是因为取消了餐食,缩减了座位的间距,从而降低了成本而已,更是因为其围绕自身的定位建立起了一整套相互协同的价值活动。

以美国的西南航空为例,西南航空在特定航线上以最低成本提供频繁的航班:

  • 只开设点对点短途航线,不开设长途、国际航线,一方面避免与大型航空公司竞争,一方面也因为短途航线的乘客对舒适度需求较低,对价格更为敏感;
  • 选择价格比较低廉、不是很拥挤的二级机场作为起降机场,利用较少的飞机实现频繁的飞行,降低了成本,缩短了飞机转场时间,也为乘客提供更多的飞行班次。
  • 不提供餐饮服务、指定席位、行李转运或者其他高级服务,降低了成本,也缩短了飞机转场时间。
  • 只采购同一款飞机(波音737,适合短途航线),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无缝切换,便于维护与管理。同时因为机型、零部件单一,采购量大,议价能力高。
  • 座位密度大,可搭载乘客多。

正是靠这些环环相扣的价值活动,西南航空将“抠门”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而“廉价”和“频繁”两点,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巴士,得以与地面交通竞争。反观为了满足高端乘客的那些价值活动,航班上必须要准备精美的餐食,停靠大型机场,留出充足的转机和登机时间,这一切都与廉航的价值活动相矛盾。

也正是因为廉航环环相扣的价值活动,竞争者很难对其进行模仿,航空公司所模仿到的“皮毛”虽然能让其控制一些成本,但是不足以使其获得足够的成本优势,在价格上与廉航竞争。

其次,这种举措还会让消费者产生困惑,影响航空公司原有的定位和品牌形象。选择大型航空公司的乘客,本质上还是对服务有一定要求的乘客,英国航空取消餐食的举动,就引起了英航乘客的剧烈不满,人们认为“英国航空已经堕落成了一家廉价航空”。在高度同质化的航空业里,航空公司们原本辛辛苦苦打造的“温情的服务”、“美味的餐食”、“好看的空姐”等标签可能一下子被“廉航”覆盖。而愿意花钱买“超高级经济舱”的人是否会选择一个同时拥有“基本经济舱”的航空公司也值得商榷。

这不是航空业第一次向廉航发起进攻,在历史上,还有许多航空公司的失败经历可以作为参考。

大陆航空公司(现与美联航合并为美国联合大陆控股有限公司)曾试图在某些航线保持低价,同时又在其他航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结果铩羽而归。英国航空公司则牢牢记住其他公司失败的教训:如果想采取完全不同的价值定位,唯一的选择就是另外设立一个子公司。但英国航空定位为廉航的子公司 Go Fly 同样失败了,因为其价值活动依旧没能与价值定位相匹配,它还是无法割舍大城市的拥挤机场,无法拒绝为高端舱位乘客献上餐食。

对于航空公司的这种做法,战略大家波特称之为“骑墙”,这是竞争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盲目效仿,骑墙者试图在保持原有做法的同时试图效仿其他成功者的优点,博采众长,但是对于战略来说,这样未免太过贪心了。

那么困窘的航空公司公司究竟能做些什么呢?也许是以会员模式加强乘客的忠诚度?也许是突出自身特色?据说四川航空的餐食有回锅肉、冒菜、烤土豆,老干妈辣椒酱……总之下次抱怨机票太贵的时候想想它们只赚你几十块钱,是不是一下子就安慰了许多甚至还有些同情?(并没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有小米率先创新手机模式,可能也不会有vivo华为抢占市场了

1601290522502778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它曾叱咤风云的时代,也是令它胆战心惊的时代。

小米的“滑铁卢”

如果在百度中以“小米抢购”为搜索关键词,可以在结果页和百度经验中发现到一堆诸如“小米官网怎么抢购手机”、“小米红米抢购攻略”的相关经验和攻略分享——它们大多发布于2013至2014年。那时候的小米可谓风光无限:想买新手机?设闹钟守着官网抢购!

然而仅过了两三载,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机构 IDC 公布的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销售数据,小米2016年出货量为4150万台,相比2015年的6490万台同比下降36%。2015年全球出货量排名中国第一的小米,在2016年被中国的竞争对手们挤出了全球前五。

就 IDC 公布的市场份额相关数据来看,2016年三星、苹果、华为、OPPO 和 vivo 这全球前五大手机厂商的市场占比分别为:21.2%、14.6%、9.5%、6.8%,5.3%。其中三星和苹果相较2015年市场份额都有所下滑,而分列三到五名的中国手机厂商——小米的老对手们,则都实现同比增长。

曾经的辉煌

在中国的“千元机初世代”,小米几乎是千元机市场中的唯一补缺者。那是个国产手机尚未开始创新摸索,还在执着于代工的时代。代工和无特点,意味着当时国产手机的均价基本只能徘徊于三位数。与此同时,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外来者则将单机价格不断拉高。

小米手机在诞生之初被雷军设定为“小米网”这一纯电商模式,省去诸多中间环节的费用而把产品直接送到终端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很好地规避了渠道商赚差价的可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终端入手价格。

我们罗列诸项因素,绘制出了“千元机初世代”小米与其最大两个竞争对手——苹果和三星的战略布局图。

由战略布局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①与苹果和三星当时侧重实体渠道不同,小米一直在推崇“小米网”纯电商模式,甚至通过限量发行、零点抢购等一系列饥饿营销手段刺激顾客在其官网达成消费。这一立足于电商的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消费决策和购买过程中的双重良好体验,不仅在营销方式上给予消费者新鲜感,也通过电商购买流程为消费者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捷。

②同时,基于品牌领导人魅力而产生的产品社交货币价值也协助着小米在“千元机初世代”获得成功。雷军之于小米,正如乔布斯之于苹果。小米的忠实用户多为有着技术或 IT 背景的 geek 们,他们团结在“雷布斯”周围,以“研究、使用并向周围人安利小米手机”为己任。

③在软硬件整合度上,苹果应用开发者有一套相对独立的开发环境,其与 iOS 系统的整合度很高。三星和小米同样都选择了占据了市场大数的安卓系统,但三星并没有太多针对手机本身的系统适配调整。小米系统(MIUI)虽是基于安卓而开发,但其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和用户使用习惯做了诸多改进,在软硬件的整合度上获得了一致好评。

④苹果手机 iOS 系统的文件兼容性总是令人一言难尽,在 windows 系统电脑中可加载的文件格式往往在苹果手机中无法正常打开与显示,而搭载安卓的小米和三星手机则很少出现这样的问题。

由此,凭借着超高性价比和以往国产手机不具备的诸多特点,小米手机迅速在中国手机市场中分到一杯羹。

风云变幻的市场

中国的手机市场就如危机四伏的战场。在经历了2013-2015年的光辉岁月后,小米经历了“滑铁卢”。事实上,这并不令人惊讶。

近两年来,汇率波动、成本上涨等因素均在考验着各大厂商的盈利能力。同时,人口红利消失、城镇化等因素却在深层地影响着品牌战略发展前景。厂商渠道、细分市场、产品布局等结构型短板逐渐成为各大厂商是否能实现市场增长的关键。这个手机市场的重点逐步由性价比主导的规模驱动转向产品主导的价值驱动。

对小米手机而言,凭借“老把式”打江山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

我们再次通过战略布局图来解读形势,这次参与比较的是小米和它的新对手们—— OPPO、vivo 和华为。

①首先,小米、OPPO、vivo 和华为四个品牌的均价区间十分接近,小米在价格上的优势已然不在。

②接着我们来看看四个品牌的营销影响力:可以说 vivo 、OPPO 和华为不相上下,而小米则被落在了后面。前三者的代言人名单里有杨幂、彭于晏、宋仲基、李易峰、吴亦凡、张艺兴等“带货女王/天王”,这些代言人不仅带来大量流量,通常还依托其粉丝经济的力量,为品牌带来可观的转化。而小米直至红米系列才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吴秀波、刘诗诗和刘昊然,这三者的名气也许与之前的各位不分上下,但在带货能力上确实望尘莫及。

③小米的纯电商模式曾经另辟蹊径获得了成功,但如今市场和目标消费群不断扩大与变化,竞争对手们在电商这条路上早已后来居上。同时,借助着原有的线下渠道,竞争对手们明显打出了漂亮的翻身战,在全渠道的购买便捷性评估中反超小米。此时小米建立扩张小米之家,颇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

④功能特点的不明确也让小米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vivo 和 OPPO 通过代言人广告和影视综艺赞助不断给受众“洗脑”各自的摄影摄像功能,直击目标受众对手机最大的功能需求点之一——自拍。

-同样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音乐功能,也成为 vivo 和 OPPO 两个品牌的主推。

-在满足消费者对手机续航的需求上,OPPO 以一句“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占得先机,而华为则有着主打看视频玩游戏持久续航的针对年轻市场的产品线。

反观小米,似乎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能被市场记住的功能特点。

更可怕的是,在明确了各自的客群、定位及优势之后,这些小米的竞争对手们对供应链的整合、生态体系的构建、渠道的铺设等价值链活动上都进行了适配,不折不扣地实施了自己的战略定位。而这些价值链活动加强的成果,比如华为的芯片研发、OPPO的应用及广告分发系统、vivo的经销商体系,又形成了它们新的竞争优势。

它们并没有给小米留下“相煎何太急”的余地,后来居上的速度甚至令小米措手不及。

无法取得突破的小米确实应该要紧张起来了。毕竟从原来没有竞争对手,到如今没有竞争优势,这滋味并不好受。当然,市场就是这样,它能给你带来无限惊喜,同时也裹挟着重重危机。但愿曾经创造奇迹的小米还能迎来它的下一个“黄金时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摩拜和ofo完美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这些市场参与者却喜忧参半

timg (2)现在ofo和摩拜单车沉迷烧钱、双雄争霸的局面很容易让人想到当年的滴滴和优步,虽然都是风头一时无二的互联网创业先锋和资本宠儿,但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力可不一样,别看单车小,它的影响力可大着呢。

虽然都打着共享的名号,但滴滴和优步究竟是在解放运力,还是加剧城市的拥堵,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过共享单车,倒是真的解决了广大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地铁站到最终目的地两公里的路,你是花20分钟走过去?还是花10分钟等公交,再挤个五分钟回家?还是花14块钱打个起步价的车?还是自己买辆自行车但仅供上下班使用?似乎哪一种都不是圆满的解决方案,不过共享单车出现之后,人们就不再为这个问题烦恼了,转而纠结今天该骑什么颜色的单车好。

相比滴滴、优步只革了出租车的命,共享单车替代了更多其他的产品或者服务,在使供应商获得新的机遇的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产业的力量格局,同时也让政府喜忧参半。

关系4

替代品:忍住眼泪

几乎所有原本试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产品或服务,都能够被共享单车替代:公交车不那么挤了,但收入也少了;黑摩的司机万万没想到最终打倒自己的不是城管,而是共享单车;主打便携的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哭晕在厕所;私人自行车销售的生意可能会更加惨淡。除此之外,旅游租赁单车也被无情取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锻炼身体的需求也被满足了,摩拜单车就有记录公里数和消耗卡路里的功能,一开始还成了朋友圈的社交货币。

供应商:近喜与远忧

共享单车的供应商有造车厂、零部件供应商和修车师傅,一夕之间,共享单车就成了它们最重要的衣食父母。

共享单车的出现仿佛给日薄西山的自行车制造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它们推动的不仅是产能,还有制造升级。纷繁的共享单车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为自行车厂商带来了数不清的订单,飞鸽、凤凰、富士达,几乎每一家自行车厂都加班加点,甚至紧急招工,增开流水线,但依旧是供不应求的场面。

同时,共享单车也对供应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比如智能车锁,GPS定位等,摩拜单车最初就无法找到传统的供应商实现自己的产品需求,因此不得已只能自行设计制造。5月8日,凤凰自行车厂120周年庆典上,“凤凰”发布了三款全新产品,分别是中国风上海滩系列的全新时尚复古车;骑行过程中可自动充电的凤凰共享单车3代;用电子围栏技术解决乱停车困境的X6共享单车,可以说后两者是老“凤凰”拥抱互联网之后的新产物。

然而,供应商与共享单车的合作一直是痛并快乐着的。共享单车的出现会进一步侵蚀原有的单车市场,虽然现在市场上充斥着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但在经历洗牌之后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肯定是少数,彼时供应商对于单一共享单车品牌的依赖将降低其议价能力。如果将眼下的共享单车热比做一场赛跑,那么它一定不是一场“路遥知马力”的马拉松,而是一场百米冲刺,等过了抢占市场的时期,单车数量趋于稳定,或者政府一纸令下控制单车数量,那么现在开足马力的生产线又该何去何从?

共享单车居高不下的损毁率让修车师傅们成了香饽饽,他们大概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竟还有从早忙到晚修不完车的时候。而私人自行车所有者或成最大输家,本来想在城市里找到一个修车摊就是个全靠人品的事儿,之后可能更是难上加难了。

政府: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比滴滴、Uber这样,在野蛮发展阶段时不时和出租车司机干架,时不时被乘客投诉的“刺头儿”,共享单车可谓是人畜无害了。但发展到现阶段,政府对共享单车的感情也变得十分复杂。

对政府而言,共享单车的确是环保绿色的出行方式,又没有什么巨大的风险,政府老亏钱还做不好的事情现在交由企业来做,何乐而不为?但是很快市场的发展就超出了政府的预期,

旅游景区首当其冲,今年清明万余辆共享单车涌入深圳湾,直接把深圳湾的海景骑行道变成自行车停车场;城市里的机动车道、停车场、小区,共享单车也是无孔不入,杂乱摆放,不仅有碍观瞻,也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而损毁和过度投放的“僵尸单车”更是成了城市中的“共享垃圾”。

timg (5)

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共享单车企业固然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政府也难辞其咎,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完全没有考虑自行车的需求。城市道路自行车断点严重,少有自行车专用道路,也几乎没有为自行车划出停放的公共空间,骑行的人们不得不“随地乱放”。共享单车或许可以倒逼政府把对自行车不友好的城市变得稍微友好那么一点。

如今,看得见的手终于加入了战场,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杭州、深圳等地明确禁止共享单车进入热门景区。此前,全国也已有多个城市的小区、高校明确禁止共享单车入内。

多个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约谈了各个共享单车企业,广州市交委敦促各企业进一步加大运营管理投入,加强对已投放车辆的管理,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城市形象,上海交委也约谈了6家共享单车企业,因为中心城区停放点容量趋于饱和,要求6家平台暂停投放。

许多城市也开始为共享单车划出“停车区”,但如果共享单车真的被强制要求停放在固定的停车区,那么短暂的无桩随停的共享单车时代就将一去不复返了,共享单车似乎往传统公共自行车的时代退了一步。未来,政府还可能对单车总量,以及用车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管。

结语

共享单车想要长久稳定地运作,真正改善城市生活,一定是和政府合作,统筹运营,实现效率提升,供需平衡。只是如今,竞争正处于白热化的阶段,哪怕知道单车投放已经过剩,但依旧没有一家企业敢慢下脚步,不论情怀是什么样的,市场却总在把人推着往前跑。

虽然现在人们总吐槽ofo“十辆单车九辆坏”,摩拜“让我骑得好缓慢”,但两家的产品肯定会各取所长,变得越来越像,最终实现制造成本、维护成本和骑行体验的平衡。而在运营效率的要求和资本的压力之下,故事的结局,摩拜和ofo总会变成一家人的,名字我都想好了,不如就叫omo?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外品牌进军中国都靠他?看天猫国际如何成为市场引路人

TB2Xs0Knl8lpuFjy0FnXXcZyXXa_!!800238636-0-headline_editor近日,德国连锁零售商 ALDI 正式入驻天猫国际,推出包括酒类、食品和奶粉等一系列精选商品,这也是 ALDI 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线上平台的方式进入新市场。

近两年,越来越多来自各国的海外零售百货企业都把进驻天猫国际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比如美国Macy’s、英国 Sainsbury’s、德国麦德龙、澳大利亚 Woolworths 等零售巨头纷纷在天猫国际“落户”。

那么,天猫国际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吸引五湖四海的品牌们纷纷来此呢?

溯源天猫国际(Tmall Global)

通常,进口跨境电商根据交易双方主体可分为平台型 M2C(商户对消费者)、自营型 B2C(企业对消费者)和买手型 C2C(个人对消费者)。

作为 M2C 平台型进口跨境电商的典型代表,天猫国际在中国跨境电商元年——2014年的2月正式上线,此时的天猫国际尚只采用海外直邮的发货方式。而自2014年3月开始,郑州、杭州、宁波、上海等地的国内保税仓储纷纷进入天猫国际的合作名单,天猫国际的“保税进口”模式开启并迅速发展。而在2014年11月,天猫国际数据接入海关系统,实现了海关监管的数据化,历史性地解决了海关清关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与此同时,天猫国际与各国的政企关系也相处地格外融洽。2014年5月,阿里巴巴与法国政府签署备忘录,法国品牌集体进驻天猫国际。至2015年6月,经过一年多耕耘,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一国国家馆(阿里巴巴集团与政府合作为特定国家企业开设的专用平台)在天猫国际亮相。

在天津的自贸区,天猫国际还落户了自己的 O2O 体验中心。在天猫国际引进的数千海外品牌中,超过八成为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天猫国际(Tmall Global)运营之道

天猫国际采取品牌官方入驻平台的模式。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渠道、供应链体系均与全球体系相融,并通过阿里集团的规模效应与全球有效联动。

天猫国际的收入并非来自于普通消费者,而是来自入驻商家。入驻天猫国际的商家需要缴纳年费(Annual Fee)、保证金(Deposit)和代理费(Commission Fee)三种费用。其中,年费与代理费会根据品牌品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作为专业跨境电商平台,天猫国际不仅为入驻的商家提供中文交易平台,同时还依托阿里集团各板块业务所产生的规模效应,提供一系列涉及跨境交易的支付、物流、仓储、客服、售后等多方面附加服务。

通常而言,海外产品要通过电商方式抵达中国消费者的手中,需要经历以下这些关卡:

而天猫国际在各个环节,都为海外品牌创造了价值。

跨境物流与仓储

在跨境物流与仓储方面,天猫国际依托着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已经实现了全球49家物流合作、74个跨境仓库、224个国家地区覆盖和日订单处理400万单。

入驻天猫国际的商家,通常可以为自己的商品选择进口保税、海外直邮或进口现货三种不同的物流与仓储方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清关与备货的难题,减少商品送达消费者的时间和成本。这种在物流与仓储上的规模效应也带来了消费者购物体验的正向增值。

店铺开设

商家入驻的形式被区分为海外连锁店、海外大超市、海外免税店、海外品牌直营和海外官网同购五种。许多国际品牌先前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无法在国内直接开店,天猫国际通过灵活的入驻形式规避了一些阻碍品牌直接进入中国市场的因素,进而满足商家的诉求和消费者的需求。

电子支付

在电子支付方面,天猫国际已完成了蚂蚁金服旗下多项金融服务的接入,可支持用户的信用消费和多币种消费。

客户服务

客服方面,天猫国际为入驻商家配套了商家客服和平台专业客服。除了像传统淘系客服一样履行售前导购的职能外,还会就消费者提出的跨境海淘问题进行专业解答。

在阿里体系内,零售、分销、全渠道、量贩快消、大宗批发的全球供货中心正在逐渐形成。也许不久的将来,其就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供应链体系。

天猫国际这一相对完善的运营模式,一改往日电商网站单纯扮演的平台角色,充分整合阿里巴巴体系下各业务模块的优势,共同为品牌方开辟出最便捷的入华之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逃脱电商与门店竞争营业额的窘境?优衣库教你零售新变革

569dd3fcea0c3_water

Zara的母公司——销售额排名第一的时装零售商Inditex SA开始推进实现实体店和线上业务的全面整合。全球消费者正在逐步适应网络购物,这对实体零售行业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对企业来说,寻求变革的出路之一是通过全面整合实体店与线上业务,为客户提供一致、闭环的体验,而这背后将是企业整个价值链的改变。

从O2O到新零售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触媒及消费习惯的改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O2O”。

传统的O2O定义为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由企业的线上引导激发消费者的线下消费。 这一模式中,消费者的消费流程可被分解为引流、转化、消费、反馈与留存五个阶段。

在传统的O2O模式下,企业可以引导一部分的目标消费者从线上到线下完成消费。但很多时候,由于企业内部进行线上平台管理与线下实体门店管理的部门并不统一,往往容易出现线上线下脱节的情况。同时,尽管很多企业都有了独立的电商部门或线上售卖机制,但它们往往直接冲击了企业的线下门店销售,让企业陷入“to be or not to be”的抉择。

面对传统O2O与电商的困境,近期出现的“新零售”概念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新的转机。

“新零售”这一理念的核心为:零售发展的本质在于消灭库存,未来的零售将会是线下、线上、物流结合的最大限度减少囤货量的全新模式。

今后,从线上或是线下购物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重要。品牌需要提供的是一个整体的购物解决方案,在渠道、物流、产品、支付、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一个顺畅和美好的购物体验。

新零售实践者

“新零售”看上去很美好,那么是否有成功实践它的先行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优衣库的经历吧。

过去几年“双11”,优衣库一直是服装品类的销量冠军。但2016年,优衣库天猫旗舰店的促销商品却在“双11”当天上午就全部下架,店内公告显示:顾客如有需求,请前往优衣库实体门店选购精选优惠商品。而在页面左下角还提示“欢迎莅临线下门店”的字样。

uniqlo_1111_20161106125916_08

原来,2016年“双11”优衣库推行了线上下单、线下门店24小时内便捷取货的服务,同时还实现了线上线下同价。

消费者购买双11精选商品并选择“门店自提”的收货方式,可以在线下门店快速提货,避免了“双11”期间糟糕的物流状况带来的不愉快购物体验。而线上线下同价,使消费者不再集中于在天猫旗舰店抢购优惠商品,在线下他们同样也可以购买到心仪的实惠产品。

借助遍布全国的400多家门店,优衣库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通过“新零售”方式,优衣库在“双11”期间不仅拉动了线上销售,同时也帮助线下门店出货, 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双赢,达成了尽可能消灭库存的目标。

优衣库的新思维

尽管看上去优衣库做的只是关于“双11”的一点小改进,但实际上“线上线下同价”和“门店自提”的两项策略的背后,是优衣库对于自身竞争方式和业务体系发起的挑战。

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无论是在信息获得、意见表达、交易方式、服务享受等方面都迅速适应了便捷与自由的新形式。这就意味着:品牌如果要保持竞争力,就要紧跟消费者步伐,做出相应改变以适应大趋势。简而言之,要“以客户为中心”。

在中国,为配合消费者不断发展的新需求,优衣库给自己规划了新蓝图:电商不再只是一个销货平台,它将给顾客提供包括面向会员的特别服务、基于购物记录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结算与配送服务多元便利化、直接适配顾客尺码订购等。新蓝图里的每一项举措,都旨在为消费者呈现“新的购物体验”,提供他们真正想要的商品和附加服务。

2016年“双11”之前,优衣库便委托安索帕集团进行“2016年双十一消费者期待度”调查,近四万优衣库的终端消费者直接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高达99%的消费者希望网店与门店实现同步优惠,56%的消费者期待加快“双11”期间的收货速度;针对收货速度,其中81%的消费者希望可以在就近的门店直接提货。

de91b5d130be8ff4824399cff44d4436

正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与愿景,优衣库在2016年“双11”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购物解决方案。设立线上线下同价促销产品,引导消费者去优衣库门店,现场取物试衣、亲身感受产品,也发掘更多非促销商品的销售机会。

线上线下的产品同款、同质、同价、同时上市,有助于吸引消费者在任何一个渠道购买。同时,通过统一的客户销售数据将“看不见脸的顾客”具像化,优衣库得以更准确地洞察消费者,了解他们在不同场景下对购物体验的需求。

事实上,尽管今天的电商越来越发达,门店的意义同样不可忽视。零售中,实体店有两个重要价值:一是快速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二是实现低成本的流量。从优衣库中国区电商主管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优衣库的销售数据反映,门店开得越多的地方,线上销售也越多。而这也正是近年来优衣库在强化电商渠道的同时也并没减缓线下门店发展势头的原因。

要执行新零售策略,背后的挑战是对企业价值活动的重塑和对供应链的深度改造。通过在内部打造统一数据系统,运用数字技术消除渠道壁垒,优衣库得以实现在任一时刻、任一接触点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连贯的个性化品牌体验的能力。

零售在经历了线下转战线上、线上导流线下之后,正在逐步形成融合之势,线上与线下的绝对分界线被打破。因为大家终于发现,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被消费者认可并买单才是绝对的生存之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苹果的“霸王条款”,微信选择了关闭赞赏功能,但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timg

昨天笔者关注的一个公众号发的推文之下,赞赏按钮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二维码,提示说因为苹果的相关政策,iOS版的微信中的赞赏功能取消,转变为通过扫描二维码向作者转账。

笔者内心的OS差不多是“哦?苹果终于下手啦。”但允许通过二维码转账不是一样治标不治本的事情吗?果不其然,不久之后二维码转账也被取消,苹果方面坚持,打赏必须要通过应用内购买,也就是让苹果收钱,苹果从中分成30%。

有网友戏称,都知道微信是爸爸,没想到苹果是爷爷。其实,说到底这还是生态系统之争。

微信和苹果,两位都是优秀的生态系统的打造者。

微信接续了QQ的生态系统,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通讯应用,又通过对原创内容的激励,使得微信公众号成为了百家争鸣的优质内容原产地,如今的微信早已不仅是一个连接人与人的应用,而是一个试图连接人与一切的超级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

而苹果,从iPod时代起就注重生态系统的维护,iTunes的建立打消了音乐人对版权的顾虑,并且使得他们从数字音乐的销售中获得收益,同时为用户带来购买和下载的便捷,从而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用户。iPhone接续了iPod的生态系统,苹果又通过App Store平台,与开发者分成的模式激励开发者开发更多优质的应用,其生态系统进一步巩固。

苹果生态系统

不论是微信和苹果,他们都为生态系统中的各方带来了收益,同时自己也成为了拥有强有力话语权的领导者,并且能够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但是,当面临两个生态系统的重叠部分,即“用iPhone手机的微信用户”时,究竟谁才是老大?

从这一局来看,苹果小胜。

微信占据你的生活太多,手机几乎要等同于微信,有时候会突然忘了,它本身也还是一个APP,虽然坐拥8亿用户,它也要以App Store为渠道才能接触到使用iPhone的最终用户。之前就曾经出过苹果App Store下架微信和QQ的乌龙事件,吓得iPhone用户唯恐自己一个手滑删掉了手机里的微信再也找不回来。而这一次,如果微信拒绝关闭赞赏功能,那么它将可能真的被苹果下架。

WechatIMG1

 

原本其乐融融的微信公众平台上,苹果横插一脚,自然引发了诸多不满,但是在吐槽完之后,会有什么变化吗?iPhone用户会因为无法“赞赏”喜欢的作者而直接换掉手机吗?作者们会因为失去了iPhone用户的“赞赏”收入而停止内容的产出吗?恐怕都不会。可能最终的结局就是“赞赏”接入了应用内购买,苹果分一杯羹,或者是广大劳动人民想出了别的办法绕过苹果来支持作者,大家依旧其乐融融。

但是这件事情的影响不止到“赞赏”为止。

大家究竟为什么会对苹果的行为感到愤怒呢?对苹果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这几种:

  1. 你根本没有为这个平台的建立和运行做出过任何的贡献,现在却想要雁过拔毛?
  2. 好不容易有个挺好的机制激励原创,保护知识产权,你却要跑来坏事。
  3. 今天是微信公众号,明天会不会是微信表情包?之后会不会是知乎、分答?苹果的铁幕想要笼罩多少的疆域?

的确,微信的成功靠的不是苹果,但是苹果严格的审核的确打造了应用市场的良好氛围,此前微信“被下架”就是苹果打击恶意刷榜行为导致的系统故障。有许多人就是因为受不了安卓系统下某些动不动就自启动,在后台偷偷摸摸运行,还有可能偷点资料的应用,转而投身苹果成了真正的果粉。

真正优质的应用是得益于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下的,iOS系统下开发者的收入也一直远超其他的系统。作为App Store里的应用,得了苹果的好处,那么苹果要求遵守它的规则也无可厚非。

但是规则是不是有改进的空间呢?

苹果此举也不是真的想通过这个途径薅多少羊毛,赚多少钱,而更像是一个宣誓生态系统主权的示威。如果说苹果的生态系统是个王国,那么微信可能就是其中一个势力强大的诸侯国,这个诸侯国甚至还搞起了小程序,想砸天子的饭碗,天子自然要削藩。但是削藩也要注意维稳,苹果想守护自己的生态系统,不仅要宣誓主权,同时也要保障各方的收益,不要仗着权力在手就滥用。

像微信公众号这样的内容平台,跟那些游戏应用或工具应用不同,直接获得金钱收益的不是应用本身,而是内容的提供者,这些内容的提供者跟苹果的距离显然比App Store的应用要远了许多,这也是很多人认为苹果霸权的原因。而且如今知识经济如火如荼,这种内容平台只会越来越多。对这类收入的收费方式和分成模式是否可以重新考量呢?

正如前文所说,一个赞赏功能的停用可能影响不了消费者,但是如果苹果的炮火蔓延开来,蔓延到更多的平台上,知乎、分答、微博问答等等,那么消费者和内容产出者还会无动于衷吗?大家可能宁愿用使用网页版,或者动个歪脑经绕开苹果,而拒绝在APP里付费,甚至有可能真的降低了对苹果的好感,而换了个手机。

其实生态系统之间的勾心斗角也不是自苹果和微信伊始,君不见,想分享个淘宝链接给微信好友早已猥琐如发小广告?打造生态系统不易,维护生态系统更难,还望各位且行且珍惜,不过这些都是巨头之争,作为微小的消费者,我们的心愿当然是世界和平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产NOTE e-POWER :只能加油的纯电驱动汽车?

2017年,距离世界上第一辆混合动力汽车——丰田普锐斯的出现,已有20年了,市场上也已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纯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承蒙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用过滴滴和优步的朋友肯定还记得自己心底“怎么又是荣威\比亚迪”的叹息。

但是时至今日,新能源汽车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以及通往未来的路径应是怎样的,却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也许是时候去重新思考一下最根本的思路了。

丰田、本田、通用等知名车企都推出过混合动力汽车,而日本三大车企之一的日产却迟迟没有动作,直到近期NOTE e-POWER的出现,这款是一款对小型车“NOTE”进行局部改良,配备了混合动力技术“e-POWER”的车型。日产电动化战略的终极目标是纯电动汽车,而NOTE e-POWER是在未来到达之前的中间产品。

Note-e-power-1200x674NOTE e-POWER是2016年12月发布的,在上市一个月内,没有政策优惠的情况下就在日本本土收到超过两万台订单,在过去的四个月中,有两个月击败了普锐斯,占据了日本汽车销量榜榜首。

 

只能加油的纯电动汽车

这既不是一辆纯电动汽车,也不是一辆传统意义上的混合电动汽车,至少是日本车企从未有过的尝试。

虽然被统一称作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但根据动力传输的路线,混动技术细分为三类:串联、并联和混联。串联混合动力的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作为发电机为电池充电,仅由电池带动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并联混合动力则是以发动机作为车辆的主要动力来源,仅有在起步和急加速等对动力要求较高的时候电动机才介入作为辅助动力驱动车辆;而混联混合动力则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电动机和发动机都能够分别单独的驱动车辆,能够提供纯电、纯油和油电混合三种驱动模式。

final

从技术上来讲,NOTE e-POWER 采用串联混动, 1.2升的三缸汽油发动机只作为发电机,并不驱动轮胎,轮胎纯粹由电动机驱动,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一台不能充电,但自带发电机的纯电动汽车。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增程式”,即用发电机为汽车延长续航里程。但NOTE e-POWER也不是第一辆增程式电动车,雪佛兰沃蓝达(Volt)、宝马i3增程版都是它的前人,那这款混合动力车究竟特别在哪儿呢?

 

电动汽车价值曲线对比

在此,我们挑选了纯电动汽车特斯拉、串联混合动力汽车雪佛兰沃蓝达、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丰田普锐斯、混联混合动力汽车比亚迪秦,与NOTE e-POWER进行对比。

价值曲线上的各指标为加速速度(百公里)、电池续航能力、总续航能力、获得能源便捷程度、添加能源速度、能源消耗成本、价格。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NOTE e-POWER的价值曲线跟插电的电动汽车们明显区分开来,反倒是跟不插电的普锐斯更加接近。

价值曲线1 价值曲线2

说起电动汽车,消费者最在意的恐怕就是续航和充电。

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一直受到电池技术的限制,特斯拉为了达到现在的续航能力,用七千多节锂电池直接铺满了车底盘,但是对电池组的要求越高,成本也会随之剧增。NOTE e-POWER决定不用电池储电,因此其电池组就不必有巨大的容量,也不必担忧电池的安全性,成本随之降低。

NOTE e-POWER的电能容量仅为1.5千瓦时(特斯拉的电能容量为100千瓦时),单靠电池组基本难以续航,发动机需要全程发电,这种模式之下,发动机始终在最优工况下运转,也能因此获得最佳的燃油效率,不仅有效控制能耗成本,也使其总续航里程优于雪佛兰沃蓝达、特斯拉Model S、比亚迪秦。

充电是电动汽车的另一个难题,打造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一个巨大难点就在于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许多消费者的的购车疑虑也来自于此,如果没有配套的充电设施,那纯电根本没法跑,混动也是形同虚设,最后开的还是一辆汽油车。NOTE e-POWER直接避开了这个问题,既然电池容量那么小,那就干脆去掉充电功能。

不充电就又顺带解决了充电速度的难题,要知道,充电速度最快的特斯拉超级充电桩也得耗时近一个小时才能让特斯拉满血复活,这还是特斯拉充电枪攻克了巨大难题的结果——短时间内的充电,会导致电池温度急剧上升,这是非常危险的。

NOTE e-POWER就完全没有这种烦恼了,找个附近的加油站三分钟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在获得能源便捷程度和获得能源速度上的得分远超其他的电动汽车。可以说在获得能源这一过程当中,NOTE e-POWER是一辆不折不扣的传统汽油车,但与“更传统”的普锐斯相比,NOTE e-POWER依靠电力驱动,加速更快。

因为电池组单元少,采用的车体、电机和汽油机也来自成熟车型,所以NOTE e-POWER的总体成本只比汽油版高四分之一左右。与同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雪佛兰沃蓝达动辄四五十万的售价相比,NOTE e-POWER十四、五万的的售价显然经济实惠许多,即使没有政府补贴,也不影响消费者的热情。

NOTE e-POWER拥有纯电动车的优点,同时又避开其劣势,还有亲民的价格,难怪有不少人认为这才是电动汽车目前的最优打开方式。

 

结语

其实串联混合动力的技术一点都不新,在铁路机车、常规潜艇以及矿产装卸车这些重载场合已经运用了好几十年,日产所做的只是进一步提升了静音性、改进了发电机燃油效率、优化了布局等等,使其更适合家用汽车。划时代的新技术不常常出现,仔细地思考能够在现有的产品上做出哪些“剔除”“减少”“增加”和“创造”,也许就能够创造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价值曲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英特尔和高通,芯片巨头这些举措为哪般?

timg

最近,高通推出一项头戴显示器加速项目,帮助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商在几个月时间内制造出商业化产品。同时高通也将对制造商的部分工程成本以及设计、开发等过程给予补贴,此举是为了让自己的骁龙芯片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为芯片行业的两大巨头,英特尔携手微软称霸了PC界,而高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抢占了先手。但是PC的式微和移动设备的饱和,使得芯片巨头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点。好消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芯片的应用场景一定是越来越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就唾手可得。

无论是英特尔还是高通,都在为自己的芯片挖掘更多的应用场景,但是要想在每个场景获得优势份额,芯片供应商对于生态的维护尤为重要。

任何一项业务都不可能孤零零地成功,每一个业务都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包含本身的产品,供应商、补充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商、渠道商和最终用户等所有利益相关者。整个生态系统就像是一个复杂的通路,每个利益相关方都把持着其中的一个路口,如果其中的任何一方不亮起“绿灯”,生态系统就无法良好地运转。就如同一个水桶,其容量取决于桶身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而合作伙伴不愿意“亮绿灯”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自身难以从这项业务当中获得足够的收益,此时就需要对生态系统进行“取长补短”。

生态系统的领导者不仅要为最终用户创造价值,同时要确保一切必要的合作伙伴获得足够的收益以保证他们的参与,并最终留存足够的剩余价值,使得自己的努力不会付之东流。生态系统的领导者,在生态系统成功建立和运转之后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但他们在生态系统建立之初,往往需要做出牺牲和投资,以确保每一方的参与。

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对非常未知的领域进行布局的往往是那些巨头,比如谷歌,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要时刻追逐未来的浪潮,另一方面也只有他们有能力使得各方都获得足够的利益,高效的领导者需要前瞻,需要耐心,也需要财大气粗。

芯片巨头英特尔对物联网的布局,就是典型的建设生态系统,以扩大芯片应用场景的努力。

2014年,英特尔旗下风投公司Intel Capital宣布投资16家新创科技企业,涵盖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设备等新兴技术领域,试图寻找下一个即将崛起的科技企业,也为英特尔处理器及其它装置谋求更为广阔的市场。

同年,英特尔还上线了“硬享公社”(CCE, Customer Collaboration Environment),面向智能硬件领域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创客群体。除了创客和初创企业,该平台上还有智能硬件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合作伙伴,来自互联网、创客空间、孵化器、生产制造、工业设计、风险投资、众筹平台等领域,方便创客和初创企业们利用此平台寻求资本投入和供应链来实现项目产品的落地以及量产,避免了好的想法由于缺乏资金与合适的供应链而遗憾消失,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厂商也能借此平台发现好的项目以发展。

2016年,英特尔在深圳举办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上公布了“Makers Go Big”计划,该计划目标是向中国硬件厂商提供资金和支持,希望和中国的创客们在物联网领域紧密合作。

而文章开头所提到的,移动芯片巨头高通补贴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商的举措,也是为了打造自身在VR领域的生态系统,将自己的一部分收益转移给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商。VR虽然是创新创业的热点,但是其未来的发展,应用的场景其实都不甚明朗,此时就需要一个领导者推进这项业务,这个领导者本身要能够获益于未来的发展,同时还要使生态系统能够建立起来。

其实只要稍加注意,商业世界中处处都有打造生态系统的例子。苹果应用商店将应用收入与开发者分成,以激励开发者为iOS系统开发出优质的应用,从而提升用户使用iPhone的体验。电动汽车补贴购买者,奖励免费车牌,也是为了弥补消费者对续航能力,充电便利程度的担忧,从而使其最终收益为正。而看起来相当美好的移动医疗一直难有进展也正是因为其生态系统过于复杂,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能够合理分配各方的利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沃尔玛将收购Jet.com

image


沃尔玛将收购Jet.com:沃尔玛计划以30亿美金价格收购电商平台Jet.com,以期望缩短在电商领域与亚马逊的差距。Jet.com成立还不到两年,每月的广告投入巨大,至今尚未实现盈利。但其背后的运营模型——设计了每个订单由哪个供应商来发单和运送的机制,对于沃尔玛缩减物流成本和提高送货速度来说,具有相当的价值。而其允许第三方商家入驻的模式,也可以为沃尔玛所借鉴。尽管价格不菲,但是亟需解决增长问题的沃尔玛愿意为此赌上一把。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