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澄创新早餐 :梅西将关闭14家店铺

梅西百货


梅西将关闭14家店铺:梅西百货将关闭旗下790家店面中的14家,同时加大对电商的投入。以梅西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业正在探索应对电商冲击的解决之道,正由单渠道销售向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过渡,进而打造拥有统一购物体验和货品管理的全渠道销售模式。线下实体店将成为集体验、下单、取货于一体的综合购物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网上处方药销售即将放开

14-12-12 药片


网上处方药销售即将放开:《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最终稿有望在2015年1月正式颁布,这意味着病患可以在网上买到处方药,中国的医药流通体系可能会迎来一场彻底的变革。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围绕着电子处方,医院、药店、医保、医药电商、物流、IT厂商之间又将开始新的博弈,这也将决定药价能否下降。

 

图片来源: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联想完成收购摩托罗拉

14-11-7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


联想完成收购摩托罗拉:在追求创新增长的征途上,收购兼并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手段被反复运用。联想宣布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升至8.7%,而小米5.3%的占有率都没能坐热第三的座位。对于早已不是国际化经营新兵的联想,要在并购整合阶段实现价值创造,是又一次的重大组织变革。

 

图片来源: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 :Costco进驻天猫国际

14-10-16 costco


Costco进驻天猫国际:北京时间10月14日下午,美国第二大零售商Costco与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国际宣布开展战略合作。提供物美价廉的独家时令商品是Costco最核心的商业模式,其在大陆市场的销售将走保税模式,降低渠道成本。这次战略性合作若能成功,势必将开启国外超市开拓中国市场的全新模式。

 

图片来源:网络

变革管理领域的新趋势

一项针对企业变革项目负责人的调研表明,在全球范围内,企业中的变革管理实践正经历着以下变化。

趋势一:对于变革管理的必要性和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企业中的变革项目负责人发现:越来越多的员工认同在变革过程中使用变革管理方法的必要性,对变革管理在变革项目中发挥的作用也赋予了更高的价值。随着人们对变革管理接受度的提升,管理者是否具备变革管理能力和相关经验也得到了更高的重视。

趋势二:更多地使用变革管理的方法论、流程和工具
随着企业对变革管理价值的认同,变革项目中开始更多地运用变革管理的方法、流程和对应工具。变革管理者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更多地使用统一的变革术语来进行沟通。

趋势三:给予变革管理更多的资源和岗位设置
企业为变革管理投入的资金支持和时间投入均有所增加,并且更多的企业开始设置变革管理的专职岗位。在为变革项目挑选负责人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有变革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士,而非接受过相关培训和认证者。

趋势四:对变革管理培训和认证的需求提升
企业中对变革管理相关方法论的培训和认证需求有所增加,这其中也包括了针对中高层管理者的变革管理培训。在这些企业中,变革管理已被视为一种必备的管理技能,这促进了变革管理培训需求和相关资源投入的提升。

趋势五:给予变革管理更强的领导支持
公司的中高层领导者开始认可变革管理,并且给予更多支持。调查表明,公司的高层往往更易于接受变革管理,而中层领导相对来说则有略高的抵触情绪。但整体而言,中高层领导的变革管理能力都有所提升。

趋势六:对于变革管理所需资源估计不足
尽管企业领导层对于应用变革管理方法的兴趣越来越高,他们却常常低估一次成功的变革管理所需投入的工作量,这导致了后续工作中资源配置不足(尽管已比过去有所增加)。这包括:资金的不足、变革项目人员设置不足等等。其中尤为缺乏的资源则是为规划和实施各项变革举措所需要投入的时间资源。

可持续优势、可变优势与组织变革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创新专家丽塔.麦奎斯(Rita McGrath)认为,在长时间、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之外,还有可变优势。

倘若能像宜家或是微软那样,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又有哪家企业会不愿意呢?可问题是,并非每家企业,都具备建立这种优势的条件。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执着于“可持续优势”,企业运转就会出现问题,如固守已趋衰退的核心业务,未能获取足够的资源以推动创新,惰性不断累积,最终只得进行破坏性重组等等。

在某些情况下,竞争优势是长期且可持续的;而在其它情况下,竞争优势却是不断变化的。面对“可变优势”时,理解以下各项之间的区别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 死守既有的优势,还是做好迅速调整的准备
• 紧紧抓住日渐消失的优势,还是主动脱身而出
• 资源由企业中的少数人掌握,还是按照一定的模式灵活配置
• 不定期间歇性地开展创新活动,还是将创新作为核心能力
• 让员工认定将为雇主长期工作,还是实行更鼓励创业精神的职业发展计划

也就是说,当某项优势发生变化之时,企业要能够明辨如何继续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让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在经营眼前业务的同时,规划未来,并为远期发展进行投入。战略规划绝非仅仅是管理组织变革,而需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 企业应在哪个领域尝试竞争?
• 企业应该在何时加入竞争?
• 以企业现有的能力和定位,应采取何种竞争策略?

斯隆商学院Don Sull教授的话,可谓这篇文章的最佳注脚:
“在当今变动剧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战略机会主义,让企业能抓住与自身资源和能力相匹配的机遇,保持盈利。”

变革代言人的特质

从规划变革到成功实施变革,变革代言人(change agent)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变革项目启动之前即选择合适的变革代言人,对于变革项目的成败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我们归纳了成功的变革代言人通常具备的几项特质和才能,期待能对您有所启发。

  • 眼界开阔:能清晰地看到变革图景,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 思路清晰:不受繁事所困而裹足不前,不偏离目标。
  • 嗅觉敏锐:总能准确地捕捉最佳时机,果断行动。
  • 善解人意:善于透过他人的眼睛看世界,体会他人的感受,并给予真诚的反馈和建议。
  • 脚踏实地:深知如果缺乏一步步的扎实工作,一切皆为空谈。
  • 勇于挑战,坚韧不拔:理解变革绝非一蹴而就,做好准备应对变革过程中时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

与其抱怨,不如畅想

打车难、看病难、空气污染,水源污染…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人意,你是否倍感困扰却又无计可施?不如与笔者一同畅想在不久的将来,技术革命将如何把这些问题化解为无形吧。

三月的第一个星期,气温已升至二十几度,而本人感冒高烧持续三日,终于顶不住去医院,做好准备输液。

先是打车被拒载。好不容易坐上车,眼瞅着又是一个雾霾天,立刻感到我那已经严重失常的上呼吸道被堵得更厉害了。

到了医院,一小时挂号排队。见到医生两分钟后,拿着单子去化验。又用一个多小时做完检查拿到报告。再见医生后两分钟之内,便拿着单子去付费取药了。这家医院刚建了新的门诊大楼,上了估计也是最新的电子医疗系统,显得井然有序。一切排队,只需等着系统叫号;一切报告,到号后由病人自助打印。而病人等待时间和医生诊疗时间之比例(就感冒发烧这等小病来说),拿出来和上海市任何一家三甲医院相比,绝对属于靠谱之列。

准备输液了,很厉害的抗生素。自己口服的话,觉不可能吃这种。没忘记先去水房接杯热水。心里嘀咕这水不知什么来路。可这会儿高烧畏寒要喝热的,也没得选,不去多想吧。

现实总有那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打车难、看病难、空气污染,水源污染…

当然,还有教育难。输液的时候,想到本月刚入托班的三岁儿子,不知今年九月份应该转到对口的公立幼儿园,还是继续呆在目前这所质量不错但价格昂贵的私立幼儿园?纠结得是,我那顽皮却极富创造力(同时也意味着破坏力)的孩子,在公立幼儿园如果不受待见怎么办?而最为可贵的创造力和阳光的天性能幸存下来多少,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而若一路私立读上去,我家那份原先还稍显乐观的财务规划,靠孩子他爸妈继续打工恐怕是难以实现了。

输液的时候还想到一件事情,要赶紧微信亲爱的同学们,明天的毕业十周年聚会,恐怕要迟到了。幸好有微信,不花一分钱,也不用费劲一条条发。想着三大运营商这会儿正愁着呢,开始有种莫名的畅快。

IPAD上翻到最新一期哈佛商业评论,列出四项2013年颠覆式创新趋势:3D打印;互联(连接装置和智能家居);新的医疗保健模式;低成本、根据个人能力设置的在线大学。

是啊,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其抱怨现实的种种不如人意,不如关注正崭露头角的无数种技术创新的可能性,畅想一下自己将以什么样的心情拥抱和享用这些新规则下的新选择。

想像这样一幅画面:我生病了,家用医疗设备先帮我完成标准化的个人检测,报告被自动同步到医疗数据中心进行精确诊断。如果诊断结果显示在家呆着不解决问题,中心会参考我的医学数据和个人就医偏好,自动给我匹配一两家专业、便捷的医疗机构,发个通知,这就准备出发了。这时街上跑得都是无人驾驶的纯电动汽车。我拿起电话报上目的地,两分钟后附近的空车翩然而至。把我送到医院后,汽车等我的那会儿还顺便在楼下的充电桩充会儿电。一切妥当了,回到家里,儿子刚刚完成Coursera上如何制作电影的课程,急着炫耀他和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同学合作的第一部作品,我则心满意足地看着孩子理所当然地和全世界的年轻人一起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按照目前技术创新的速度,这样的画面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我们曾经如此介意的种种问题,也早已被新技术的力量化解为无形。得以亲历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格局、推动我们的社会进步,何其幸运。

输液完成了,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可心里面被激起的热度,该能够幸福地维持好一阵子。

雾霾天气与战略性思维

雾霾

连日来,中国大部分省市持续遭遇严重的空气污染和雾霾天气,多地PM2.5值濒临“爆表”,北京城区PM2.5值曾一度逼近1,000。本次雾霾虽然没有酿成类似1952年12月5日- 12月9日“伦敦雾事件”中多达12,000人因空气污染而丧生的严重后果,但是雾霾引发的交通延误、病患增加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再度引发了全社会对于空气质量的密切关注。

近来电视台和报刊媒体报道较多的空气污染罪魁祸首,当属黄标车了。黄标车是指放量大、浓度高、排放的稳定性差的车辆,大多是于1995年以前领取牌证的老车。这些车辆由于尾气排放控制技术落后,尾气排放达不到欧1标准,排放量相当于国四标准车的5~10倍。有分析称,如果上海市23万辆黄标车全部淘汰的话,机动车污染将减少一半,上海市大气中的PM2.5浓度就可以降低10%左右。

那么其余90%的PM2.5污染呢?媒体记者并非环保方面的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只鳞片甲、以偏概全似乎无可厚非;然而稍有商业和管理常识、拥有战略性思维能力的人,对于治理大气污染这样复杂而任重道远的问题,往往会用一种更为系统的方式去解决:在这里,“釐清和界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亦即:分析引起雾霾天气的各类原因及其影响程度,是制定和实施消除雾霾污染方案的前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的官网上,一篇关于“《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新闻发布稿,给出了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11 年轻型汽车排放氮氧化物(NOx)80.7 万吨、颗粒物(PM)6.5 万吨、碳氢化合物(HC)166.2 万吨、一氧化碳(CO)1621.7万吨。已成为北京等城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研究表明,机动车已经成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排放了全市58%的氮氧化物、40%的挥发性有机物和22%的细颗粒物(PM2.5)。

而“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的官方网站上的一则通知,更是道出了天机,其全文如下: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督促污染物排放超标加油站加紧完成整改的通知》
沪环保防〔2012〕437号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上海销售分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根据《关于印发〈上海市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沪环保控〔2009〕189号)的要求,我局组织市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市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工程的加油站进行了环保监测。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市仍有89座加油站存在超标情形,尚未完成规定的治理工作,其中中石化上海销售分公司下属有80座加油站;中石油上海销售分公司下属有4座加油站;中海油上海销售分公司下属有4座加油站;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为内部加油站1座。上述加油站已被要求整改后重新复测。

为确保本市加油站油气排放符合《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保障本市大气环境质量,现重申如下:
一、 上述超标加油站应于2012年11月底前完成油气回收整改任务,并提出复测申请。请你们做好督促落实工作。
二、 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务的,我局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特此通知。
附件:超标加油站清单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2012年11月13日

看来,媒体实在是做了避重就轻、“选择性失聪”的报道,容易让人坠入五里云雾,不解问题的症结。

难怪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大气物理学家、负责京津空气污染治理的政府工作小组成员王跃思将北京的空气污染归咎于中国有权势的能源企业:它们已数次推迟实施针对柴油的较高燃料标准,柴油车国IV标准原定两年前实施,但已被两度推迟,目前定于今年7月生效;而中国环境问题背后的政治因素,如环境影响评估中的腐败、司法独立性的缺乏,以及环保法律的实施无力,更似笼罩在整个中国社会上空的阴霾,唯有制度变革将其早日吹散,蓝天方能重现。

检视你对变革的思维习惯

西方谚语说:一个人眼中的蜜糖,可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毒药。古老的东方智慧告诉我们:物随心转,境由心造。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正因为工作、生活中发生的变革而倍感压力,不妨通过对以下问题的自问自答,检视你对待变革的思维习惯是否才是造成压力与困惑的真正原因(而非变革本身)。

  • 我的想法合乎逻辑吗?
  • 我这么想的依据何在?
  • 我的想法有哪些实际的出处?(除了我自己的头脑以外!)
  • 我的家人、朋友、同事会认同我的想法吗?
  • 我的想法符合实际情况吗?
  • 是不是我自己放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
  • 一两年以后我会如何看待这次变革?
  • 我是不是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预设了变革的负面结果?
  • 我是不是仅仅关注了自己(或其他人)面对变革的不足之处,而忽略了优势?
  • 我的想法或态度把我引导到了什么地方?
  • 我的想法能帮助我实现目标吗?
  • 我的想法有助于解决问题吗?
  • 我的想法是否过于自我中心了?

概括起来,以上自我检视的问题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我的想法合乎逻辑吗?我的想法符合实际情况吗?我的想法能给自己带来帮助吗?

如果在仔细思考并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你的想法从“这次变革简直太痛苦了,我无法承受”转变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我应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甚至于“我发觉这里面实际上潜藏了契机”,请郑重地记下你的转变,带着此刻的心境重新踏上变革之旅,并期许未来能以同样的自信和坦然,拥抱人生无处不在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