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创新市场战略一 —— “孤注一掷”

创新的市场战略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管理活动的内部政策不同,创新的市场战略是企业的对外政策和实践。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赢得市场是创新市场战略的主要课题。基于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德鲁克具体阐述了四种企业家战略,包括“孤注一掷”战略、“攻其软肋”战略、“生态利基”战略以及改变价值和特征战略。

“孤注一掷”战略是指企业以主导一个新市场或新产业、并取得永久性领导地位为战略目标。以苹果公司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IBM以70%的市场份额占据着商用计算机市场,而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却意识到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用于玩视频游戏的家用电脑,而是一种价格低廉、任何人都能使用、可家用亦可商用的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于是他们集中必要的优势资源,成功开发出一款个人计算机AppleⅡ,并雇佣出色的营销人才扩大销售额,从而迅速占领并主导了个人计算机市场。尽管之后苹果公司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但谁也不可否认它运用“孤注一掷”的战略成功开辟了计算机的新市场。

德鲁克认为,在所有企业家战略中,“孤注一掷”是风险最大的战略,不容许有丝毫闪失,也没有第二次机会。但如果一旦成功,它将为企业带来高回报。要成功实施“孤注一掷”战略,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企业必须以主导一个市场或产业做为目标,并且必须击中目标,不然就会彻底失败。
  2. 企业在采取该战略时需要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审慎的分析,对创新来源中可能存在的机遇进行彻底、认真的分析和评估。
  3. 当该战略取得基本成功之后,企业必须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持续投入,以保持领导地位。
  4. 通过“孤注一掷”战略取得领导地位的企业家,必须果敢地抢在竞争对手之前淘汰自己过时的产品或工艺,并有系统地下调产品价格,从而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孤注一掷”战略只适用于极少数的创新,实施“孤注一掷”战略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努力和资源,而大多数创新机遇所带来的成果不足以弥补其投入的成本和资源。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该战略的选择要十分谨慎。

您可以阅读以下相关内容:

1. 《彼得·德鲁克:创新市场战略二 —— “攻其软肋”》

2. 《彼得·德鲁克:创新市场战略三 —— “生态利基”》

3. 《彼得·德鲁克:创新市场战略四 —— 改变价值和特征》

彼得•德鲁克:通过系统化的创新管理,实践企业家精神

在了解了如何寻找创新机遇、将创新机遇转化为可行事业的原则和禁忌之后,企业就需要在组织内部进行系统化的创新管理,这也是企业家精神实践的一个核心部分。为了能够在企业内部成功孕育并践行企业家精神,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政策、人员安排等都需做出相应调整;而不同类型的企业(成熟企业、新企业)也各有其变革的侧重点,这样才能使创新更好地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创新的效用。

成熟企业的创新管理

对成熟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而言,企业本身擅长管理,但在如何管理创新方面则仍需加强和学习。此类企业通常更有能力、也更有责任不遗余力地从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实践,而固守成规、醉心于过去的成功则会让企业走向衰败和灭亡。为了克服成熟企业中存在的实施创新管理的负面障碍,德鲁克归纳了企业内部实施创新管理的四项重要内容:

第一:企业必须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来营造企业家氛围,使组织接受创新,愿意视其为机遇,并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德鲁克给出了具体建议:首先,制定一个系统的放弃政策。可以运用透视法来分析企业的现有产品、服务、市场、渠道、技术等,放弃那些过时的、没有生产力的、错误的工作。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现有的产品、服务、市场、渠道、技术的繁荣和生命周期都是非常短暂的,从而确定创新的需要,使组织中的所有人都清楚意识到创新才是有利可图的事情。其次,通过定期的管理会议和座谈会搜集企业各层级的关键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来确定企业需要多少创新,以及创新的领域和创新的时限。最后,基于以上两点提供的信息,整合制定出一份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期限的企业家计划,并付诸实施。

第二,企业必须对公司作为企业家和创新者的表现进行系统衡量和评估,同时建立起内部学习机制以提高绩效。作为控制企业家行为的依据:首先,在每一个项目中都应当建立创新项目成果与预期目标的比较反馈系统,找出完成较好的部分和遇到瓶颈的地方,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其次,建立年度汇总评估系统,将所有的创新项汇总,进行系统评估,其中也包括对竞争对手的全面评估。最后,企业家管理必须根据公司的创新目标、业务绩效、在市场中的位置以及它作为一个企业的整体表现来对公司的整体创新表现进行评估。

第三,作为创新管理的实践主体,企业家式的创新管理要求建立组织结构、人员任用与管理、薪酬、激励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企业必须以企业家精神为中心设计各层关系,确保鼓励创新与企业家行为,主要原则包括:将创新任务交由特定的组织去系统性地完成,而不是仅仅依靠个人;创新项目必须与原有组织分开,设立专门的团队负责,且由具有较高威信的高层来直接领导;为新项目任命项目经理,按照独立业务的标准来组建团队;采取让创新团队人员参与未来分红、甚至享有部分股权的激励方式;寻找和任命愿意采纳和应用正确政策和实践方法的高管,通过对工作内容和人员技能进行匹配分析,为创新团队配置合适的人选。

第四,在创新管理中避开三项禁忌:1.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项:避免让负责已有业务运营、开发和优化的人来承担创新任务,兼职的企业家很少能够获得成功;2. 创新不能完全脱离企业已有的事业领域,必须立足于原有市场知识、技术知识专长;3. 通过收购小企业来实现企业的创新是行不通的,除非在收购短期内迅速向被收购企业提供自己的管理人员。

新企业的创新管理

新企业不仅需要学习如何成为企业家、如何创新,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管理。同样的,新企业的创新管理应具备以下四项要求:

其一,要关注市场,即系统地关注新产品在计划之外的新用途和新市场。同时,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各种试验,并最终由顾客来界定产品和服务的标准,满足顾客的需求。

其二,要有财务前瞻性,特别是对现金流和未来资本需求的规划。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需要资源配置的,而新企业首先应当关注现金流、资本控制,最后才是关注利润。在现金流方面,企业应当按照最坏情况提前制定计划;在资本需求方面,企业需要按照最大需求的情况提前计划;同时,企业应当在质量、服务、应收款、库存、成本等关键领域建立控制系统。

其三,在企业真正需要高层管理团队之前,尽早建立一支高管团队。当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时,一支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具有责任感的高层管理团队是必不可少的。高质量的领导团队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磨合时间,因此新企业应当尽早着手建立团队型的领导层。

其四,新企业的创始人必须确立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工作范围和与他人的关系。随着新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家原有的角色和关系将不可抗拒地发生变化,如果创始人不接受这个事实,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只有明确自身长处并明确自身在其中合适的位置,才能带领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结语

德鲁克认为:创新管理活动是帮助企业孕育真正的企业家、实践创新精神的重要过程。各类企业都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克服企业在创新管理活动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不断完善企业家精神实践的各个方面,使企业成功创新,进而达到不断良性发展的目的。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导读:

创新无疑是经久不衰的时髦用语,无论是创业者、企业家、还是政府机构的管理者,总是在不同场合热烈地谈论着创新。而当论及具体的创新理论以及创新如何指导商业和管理实践,人们的理解却可能大相径庭。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创新理论和实践的经典之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创新的完整视角,论述了企业家如何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创新管理工作来实现创新,为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商业市场上取得创新成功提供了重要指引。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将围绕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新的来源、创新的原则、创新管理及创新市场战略这几个篇章,回顾大师对创新的真知灼见,为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什么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200多年前,发明了“企业家”一词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企业家的核心职责就是“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也在其企业家理论中指出,企业家的本质就是进行创造性的破坏即创新。深受熊彼特影响的德鲁克通过对大量真实案例进行剖析,在前人的基础上延伸出了“企业家精神”这一概念,并发展性地将其定义为一种行动,而非企业家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意味着:能够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创造出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东西,改变价值;开创了新市场和新顾客群;总是在寻找变化,对其做出反应,并将其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

那什么是创新?德鲁克将创新概括分为三类:产品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社会的创新。

产品的创新是指企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创新。

德鲁克深刻地指出,创新有别于创意或是发明创造,而要以是否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作为检验标准。例如:爱迪生发明的灯泡相较于英国物理学家斯旺发明的灯泡而言,技术上并无优势,但却更适于电力公司使用。为了让灯泡走入千家万户,爱迪生还对融资、接线专利及配销系统做了周全的安排。斯旺发明了一项产品,但爱迪生通过建立一整套系统,创新了产品与服务。

管理的创新是指制造产品和服务、并将它们推向市场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与活动的创新。

例如:麦当劳在发展早期就是通过将快餐作业系统化,使产品标准化、工作流程及操作工具规范化,从而改变了快餐业的运营方式。该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资源的产出,而且开创了新市场和新顾客群。

社会的创新是指对市场、消费者行为和价值的创新。

例如:收割机的发明者之一麦考密克通过发明“分期付款”制度,使得原本因收割机价格过于昂贵而无法购买的农夫能够以未来的收入来购买收割机,于是农夫就具备了农业机械的购买力。麦考密特的“分期付款”制度改变了消费者行为,创造了新的顾客。

正如德鲁克强调的,创新应该是一个经济学或社会学术语,而非技术术语。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就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改变制造产品和服务并将其推向市场的方式、以及改变消费者行为和价值来为客户提供价值,创造出新的客户满意。

综上所述,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是紧密联系的,创新是展现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企业家精神通过创新活动而实现。德鲁克眼中的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系统化的创新实践。我们将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就德鲁克关于如何寻找创新的机遇、进行创新实践的论述展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