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一只小蚂蚁的蓝海征途

蚂蚁金服最近又有新动作——

10月底,蚂蚁金服正式宣布了自己的新战略:用多维金融争夺线下“长尾”商户。这一战略将以支付宝的收钱码为基础,为线下广大的小微商家提供名为“多收多赚”的全面金融服务,从信用贷款、经营分析、资金管理、货源销赊等涉及日常经营和资金运转的多个维度进行支持。

 

意想不到的金融大佬

要读懂蚂蚁金服的战略,让我们先从理解它的业务结构开始。

蚂蚁金服旗下拥有的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借呗、花呗、蚂蚁达客、蚂蚁金融云、芝麻信用等业务产品。支付宝是三方电子支付的主力;余额宝、招财宝是理财产品;蚂蚁借呗、花呗是小微贷款产品;蚂蚁达客涉及股权众筹业务;蚂蚁金融云提供金融同业服务;芝麻信用则是一款征信产品。同时,蚂蚁金服通过控股形式,与天弘基金、众安保险、浙江网商银行等机构形成交集,并发起了网金社这一P2P平台。

也就是说,蚂蚁金服旗下的业务不仅涵盖了三方支付、股权众筹、P2P等新兴金融业务,也涉猎到除了证券以外的银行、基金、保险、理财等传统金融业务,同时开拓了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等同业支持服务。

蚂蚁金服业务结构

 

这些小微贷款、理财、银行、保险、基金、股权众筹、P2P业务被包装成一款款金融产品,等待被用户买单。而对蚂蚁金服来说,这些产品最重要的销售渠道就是支付宝。在整个业务版图中,征信、金融服务则为同业提供支撑性服务,增强整个供应链的内部协同。至此,蚂蚁金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互联网金融生态。

 

 

“从群众入手”的蓝海之旅

蚂蚁金服之所以能形成这一规模宏大的完整生态,阿里巴巴功不可没。

尽管在工商层面,蚂蚁金服(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与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划清界限,但众所周知,蚂蚁金服的雏形源自当年还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而今,二者也在业务上紧密联系。正是得益于阿里平台常年的数据积累、分析和输出能力,蚂蚁金服才得以顺利切入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进入的“蓝海”——小微金融市场。

传统金融业中,银行的体量巨大,但它们的客户往往为大型企业和高净值个人。而保险、证券、债券、理财等机构尽管有个人参与,但更多业务还是发生在机构之间。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和较低净值个人往往被传统金融业拒之门外;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也很难通过数量有限的网点营业厅去获知这一庞大人群的具体金融需求。双方信息的错位导致小微金融市场一直是一个潜力无限但难以进入的蓝海市场。

蚂蚁金服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依靠着阿里的生态系统,尤其是大数据资源,可以轻松获取大量小微人群的交易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括了个人或小商家的交易频次、交易金额、交易品类、交易定位、信贷往来,通过不同维度的信息汇总和分析建模,可以形成明晰的人群画像。根据每个用户画像,用程序算法迅速判断其信用状况、交易场景,并进行下一步产品推送。

蚂蚁金服聚焦于小微人群,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了明显的差异化定位,奠定了其在小微金融市场这一“蓝海”中的领导地位。

 

 

俘获“群众”的芳心

事实上,蚂蚁金服这种基于数据的方式不仅能敏锐洞察“蓝海”中小微消费者的实际金融需求,在操作效率和便捷性上也远高于传统金融机构,符合小微人群交易频繁的特点。

根据易观咨询近期发布的数据,支付宝在2017年第二季度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占据54.5%份额。在我国的大部分一至三线城市中,如今已经鲜少能找到不接受支付宝付款的商铺和不会使用支付宝的消费者了。

“无现金化”带来的便利和安全极大提高了个人和小微商家的收支效率。对于工作午餐后想买一杯“一点点”奶茶的上班族来说,带着20元纸币下楼还要多花费30秒钟等找零,实在不算是令人愉快的消费体验;同样,对于常年排队的奶茶店来说,用支付宝扫码枪收费只要3秒,人工收费却要30秒,这27秒的时间差里,也许能多生产一杯奶茶、多收入15元,这笔账对于商家来说还是非常容易计算的。

花呗则根据每位用户的信用和消费数据,提供不同额度的消费信贷,可在阿里巴巴旗下各购物、生活服务平台进行消费。相比起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它的贷款限额较小,但提供了超长免息和各种0手续服务,满足了大众在电商和生活服务平台上小额但多次的消费贷款需求。

蚂蚁借呗同样是一款基于用户信用和消费数据的产品,与花呗的信贷消费不同,蚂蚁借呗提供的是小额现金借款服务。通过蚂蚁借呗申请现金借款,通常可以实现即时到账,现金会打入用户的支付宝,用户将钱款转入银行卡并进行提现即可。比起传统金融机构冗长的借款资质审核及放款流程,蚂蚁借呗几乎是“一键提现“的流程为小微用户提供了极大便捷。

蚂蚁金服旗下的大量个人理财产品,则在“蚂蚁财富”这一平台中汇聚。通过蚂蚁财富APP,余额宝和大量基金产品被统一推广,它们之中既有风险极小的定投产品和银行基金产品,也有一不小心就翻车的高风险板块基金。而平台与支付宝和蚂蚁借呗的打通,则很好地解决了“资金入市”的开源问题。

 

事实上,蚂蚁金服近日还在香港秀茂坪的一个街市中引入了支付宝,欲打造全香港第一个智能化的“无现金街市”。香港街市一向以小额交易频繁、交易密度大而著称。支付宝作为蚂蚁金服出海的“先头部队”,首先想要吸引的也是境外的小微群体与业务。在大陆小微金融市场这一“蓝海”中摸索出经验和策略后,蚂蚁金服明显也将它利用在了境外拓张之路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轻人都开始用花呗了,银行什么时候会被支付宝取代?

日前,微信发布了《关于微信信用卡还款收费规则的说明》,规定自2017年12月1日起,将对每位用户每个自然月累计信用卡还款额超出5000元的部分按0.1%进行收费(最低0.1元),不超过5000元的部分仍然免费。

这样的规定并不让人惊奇,毕竟曾经免费的支付宝和微信提现早就开始收钱,2016年3月和10月,微信和支付宝分别开始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行为收取0.1%的手续费。 对于微信信用卡还款收费,许多用户表示:“对不起,我选择支付宝”,但是可以想见,微信开始收费了,支付宝收费还会远吗?

微信和支付宝之所以不能无休止地免费下去,是因为钱在那里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得跟银行打交道,对于第三方的渠道,银行要收取一部分手续费,数以亿计的用户规模意味着这是巨大的成本,这部分费用原本一直是腾讯和阿里自掏腰包进行补贴,但是时间长了,市场推广已经完成,用户习惯已经养成后,是时候把这部分费用转移回用户身上了。

如果说微信和支付宝是从免费到收费,那么银行在这场竞争中走的则是从收费到免费的反向道路。2016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联合宣布,对个人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在五大行之前,不少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已经实现了网上转账全免费。至此,银行网上转账已经趋近全面“零费率”。

第三方平台的收费和银行渠道的免费,能够帮银行扳回一局,把沉淀的资金收回银行,并且提升用户对银行应用的黏性吗?

目前的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是毋庸置疑的双寡头,2016年第三季度,支付宝以43.2%的订单份额持续保持在线支付市场领跑地位,微信次之,银联商务以15.77%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虽然银行业的移动支付数额较大,但交易频率远低于第三方支付,2016年第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66.29亿笔,金额35.33万亿,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440.28亿笔,金额26.34万亿。

可以想见,手续费可能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人们越来越少地用第三方平台进行提现、还款,原本沉淀在这些平台中的资金数量更稳定了,人们更广泛地使用平台的支付功能,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可以借机发展自身的类信用卡业务;另一种情况是有大额转账、还款需求的用户为了躲避手续费,让资金流回银行,使用手机银行。

即便是后一种情况,就算资金回来了,也难以改变手机银行在市场上不温不火的局面。与普通的商业公司不同,银行最看重的还是安全。你可以看到你的支付宝万年都是登录的,小额支付想刷就刷了,但你的手机银行每次打开都要输入登录密码,每次支付、转帐都要输入支付密码,更别提转账时那一串正常人记不住的银行卡号和时不时需要的短信验证码和手机银行U盾。支付宝和微信正是从小额的场景切入,以便捷取胜,最终延伸到了银行的主场。

银行是更安全的,毋庸置疑,但这种安全性已经超出了消费者在意的范畴,在许多消费者眼中,商业公司产品与银行的区分越来越小,蚂蚁金服的蚂蚁花呗其实就是虚拟的信用卡,蚂蚁借呗则是贷款服务,可以说是除了是否存在实体卡、能否取款外,支付宝跟银行几乎没有区别了,事实上,支付宝的金融业务与阿里体系内的其他产品深度融合,甚至能够形成有别于银行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果今天支付宝能够发卡,肯定有人跳出来嚷嚷说不行,支付宝不安全,但我相信,如果真的有东西能够阻碍支付宝,那将只会是时间和监管而已。

很大程度上,银行还没被逼到完全抱团取暖,还能有空攀比各家的信用卡发卡量,这生存空间,是政策法规给的。国家不允许阿里这样巨无霸将触角伸到每一个角落,掌握太多的信息,所以涉及整个医药系统的电子监管码被取消,金融服务也同样如此。

2015年底,央行在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办法》以支付账户实名制为底线,对支付机构从事业务的范围给予了明确限定,划定红线,引导支付机构去“银行化”,进一步回归“小额支付”和“通道”的本质。

今年8月4日央行下发文件,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要求到2018年6月30日,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在新成立的网联,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市场巨头并未能占据主导地位,包括央行清算总中心、上海清算所、黄金交易所等在内的央行下属7家单位共同出资7.6亿占股比例达到37%,央行系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股东,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持股9.61%。

但是政策红线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银行还能继续过悠闲的日子,哪怕支付宝和微信永远只被限制在小额的领域,但只要用户的资金从第三方流出,都是在侵蚀的是银行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日常小额的支付习惯甚至更能完整地展现一个人的消费图谱,而银行看不到用户到底买了什么,每样花了多少钱,在这个大数据愈发重要的今天,银行却可能越来越对用户一无所知,温水煮青蛙才是最危险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