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寒冬,你的押金还好吗?

共享单车可能是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最热门却也冷却得最快的创业项目,以摩拜和ofo的橙黄大战拉开序幕,也以橙黄的最终对决收尾。

从共享单车的战役伊始,所有人可能都能意识到最后市场上将只剩下摩拜和ofo,而最后的最后,摩拜和ofo也极有可能变成一家人。毕竟在打车领域,滴滴和Uber盘斗多年也不过就是这样的结局。

但是近乎疯狂入场过程却依旧无法避免,我们看到的是大大小小的单车品牌前赴后继地进入市场,红橙黄绿蓝靛紫,阻拦创业者的不是对市场的判断,也不是资金的短缺,而是挑不出一款新的色号。直到今年6月,在已有共享单车倒闭的情况下,市场上依旧有新的玩家入场。

但随着冬天的来临,与共享单车相关的关键词一下子从“共享经济”“创业风口”急转直下,变成了“退押金难”“跑路”。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的已披露数据显示,倒闭、停运或是转让共享单车的平台已经有60余家,随之而来的是沸沸扬扬的押金挤兑风波,规模不小的小蓝单车、酷骑单车等单车运营公司在公司倒闭后均无法顺利将押金退还给消费者。共享单车的押金在200-300元不等,而小蓝单车和酷骑单车的用户量均超过千万,有多少押金尚未退换不得而知,但一定不是个小数目。

这样的狂热和不负责任,也许看看创业者究竟怀着什么样的目的来做这件事,就不难理解了,他们其中固然有真的想与摩拜、ofo一较高下的,但更多的是迎着风口而上,抱着“做大之后卖掉”的心理的投机者,更有甚者,则是直接将共享单车的押金当作了圈钱的工具。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个一直被追问的问题,依靠用户骑车收费盈利的理想模式在激烈的“免费”竞争中沦为泡影,即便是摩拜和ofo,也依旧处于持续的烧钱状态,只有当寡头垄断形成时,盈利才能够真正实现。但对许多单车创业者来说,盈利不是目的,被收购才是。

创业的结局是被收购,这并不罕见,在BAT的“阴影”之下成长起来的创业公司,已经难有完全独立的机会,能被巨头看上也是意料之中的理想结局了。但创业的初衷绝不应该是被收购,一旦心里所想的是尽快被收购套现,实现自身的财务自由,那么创业者的努力很可能就止于讲故事,画大饼。千千万万的创业者,大公司不可能当所有人的接盘侠,梳理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才是一切创业的根本。

那么,这些形形色色的单车品牌,究竟有什么是值得收购的呢?是独特的用户群体吗?还是那几万辆已经坏了一半找不到另一半,收购了还得重新刷漆比新造一辆都麻烦的小破车?通过收购,摩拜或ofo能显著提升其市场份额吗?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这些创业者们一厢情愿地做着什么春秋大梦呢?

而另一部分更可恶的人则是利用共享单车的押金进行融资。运营町町单车的南京铁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而酷骑单车的CEO同时是一个P2P信贷平台诚信贷的CEO,用户押金走向究竟如何始终成谜。

甚至还有三四线城市出现了加盟制的共享单车,某共享单车公司采取合伙人模式——以每辆1100元的价格向合伙人卖出单车的所有权、租金收益权和3年的广告收益权。这些公司在其加盟页面开头,都会宣称共享经济是难得一遇的风口,是实现财富指数级增长的良机,一旦加盟其共享单车,便可“坐在家里收钱”。在加盟模式中,平台方不会向加盟商收取高昂的技术费用,但代价是共享单车经营过程中的押金由平台保管,并不经过加盟商;而租金收入也会先到平台方的银行账户中。

这种模式仿佛更高明了一些,不仅聚拢了押金,还吸纳了零散的投资,但共享单车在三四线城市的水土不服让加盟制最终的结局仿佛也依稀可见,只不过这一次的“受害者”更多是加盟商。

令人尊敬的创业者们,有人在探索浩瀚的宇宙,有人在造福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有人想解放人类的双手,但没有人是想捞一笔就跑了的。冬天是很冷的,真希望资本的寒冬把没穿衣服的都赶紧冻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 2017.6.19-6.23

software_update
 
广电运通加入无现金联盟
 
国内最大的ATM企业广电运通宣布加入由支付宝、ofo小黄车、家乐福中国、首都机场等组建的无现金联盟,希望在未来能更好地推出适合无现金社会的创新产品。广电运通的业务涉及了ATM机生产、武装押运、金融IT外包等现金流通的各个环节。然而随着电子支付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于现金的需求在持续下降,广电运通的业务压力正在凸显。通过加入无现金联盟,广电运通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未来支付的业态和需求,从而作出战略性的调整。
 
摩拜单车进军日本
 
摩拜单车将进入日本市场,为东京和关西圈的约10个主要城市提供服务。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和自行车盛行的日本,消费者对于这一源自中国的创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应该会比较高。然而与地方政府的磋商将成为摩拜的一大挑战。日本社会对于秩序的要求相对较高,摩拜计划增加违法提醒功能、与拥有自行车停车场的便利店和餐厅展开合作,以防止类似中国街头的乱停放行为。
 
Vice估值达到57亿美金
 
以年轻亚文化群体为目标人群的Vice Media获得了私募股权公司TPG 4.5亿的注资,此前迪斯尼也向Vice投资了4亿美元。在新一轮融资之后,Vice的估值达到了57亿美元。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的主流媒体已经难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而年轻人群多样化的需求使得某一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Vice找到了亚文化年轻人这一细分市场,其媒体产品与消费人群完全匹配,这也使得广告主可以精准投放,因而具有了较高的市场价值。
 
亚马逊推出衣服试穿服务
 
亚马逊正推出一项名为Prime Wardrobe的服务,用户可以从网站上挑选多件衣服在家试穿,七天内将不想要的产品免费寄回即可。而美国一家初创公司Stitch Fix也早已推出类似服务,根据顾客的数据为其推荐和寄送多款服装搭配,顾客只需将不需要的免费寄回即可。两家公司的创新着力点都是在客户不想去实体店又要解决试穿体验问题的需求,一旦其商业模式可以承担损耗和物流成本,就能给顾客真正带来价值。
 
特斯拉欲在上海建厂引发关注
 
尽管上海临港控股发布公告称未与特斯拉接触商讨建厂事宜,但特斯拉在中国投产的决心仍然很强烈。作为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本土化的生产线将帮助其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特斯拉还希望与上海的电力集团合作,以此提升其作为一家能源公司在中国营建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能力。无论是上海政府、企业还是特斯拉,都需要在这场商业博弈中寻找到利益平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摩拜和ofo完美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这些市场参与者却喜忧参半

timg (2)现在ofo和摩拜单车沉迷烧钱、双雄争霸的局面很容易让人想到当年的滴滴和优步,虽然都是风头一时无二的互联网创业先锋和资本宠儿,但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力可不一样,别看单车小,它的影响力可大着呢。

虽然都打着共享的名号,但滴滴和优步究竟是在解放运力,还是加剧城市的拥堵,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过共享单车,倒是真的解决了广大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地铁站到最终目的地两公里的路,你是花20分钟走过去?还是花10分钟等公交,再挤个五分钟回家?还是花14块钱打个起步价的车?还是自己买辆自行车但仅供上下班使用?似乎哪一种都不是圆满的解决方案,不过共享单车出现之后,人们就不再为这个问题烦恼了,转而纠结今天该骑什么颜色的单车好。

相比滴滴、优步只革了出租车的命,共享单车替代了更多其他的产品或者服务,在使供应商获得新的机遇的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产业的力量格局,同时也让政府喜忧参半。

关系4

替代品:忍住眼泪

几乎所有原本试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产品或服务,都能够被共享单车替代:公交车不那么挤了,但收入也少了;黑摩的司机万万没想到最终打倒自己的不是城管,而是共享单车;主打便携的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哭晕在厕所;私人自行车销售的生意可能会更加惨淡。除此之外,旅游租赁单车也被无情取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锻炼身体的需求也被满足了,摩拜单车就有记录公里数和消耗卡路里的功能,一开始还成了朋友圈的社交货币。

供应商:近喜与远忧

共享单车的供应商有造车厂、零部件供应商和修车师傅,一夕之间,共享单车就成了它们最重要的衣食父母。

共享单车的出现仿佛给日薄西山的自行车制造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它们推动的不仅是产能,还有制造升级。纷繁的共享单车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为自行车厂商带来了数不清的订单,飞鸽、凤凰、富士达,几乎每一家自行车厂都加班加点,甚至紧急招工,增开流水线,但依旧是供不应求的场面。

同时,共享单车也对供应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比如智能车锁,GPS定位等,摩拜单车最初就无法找到传统的供应商实现自己的产品需求,因此不得已只能自行设计制造。5月8日,凤凰自行车厂120周年庆典上,“凤凰”发布了三款全新产品,分别是中国风上海滩系列的全新时尚复古车;骑行过程中可自动充电的凤凰共享单车3代;用电子围栏技术解决乱停车困境的X6共享单车,可以说后两者是老“凤凰”拥抱互联网之后的新产物。

然而,供应商与共享单车的合作一直是痛并快乐着的。共享单车的出现会进一步侵蚀原有的单车市场,虽然现在市场上充斥着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但在经历洗牌之后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肯定是少数,彼时供应商对于单一共享单车品牌的依赖将降低其议价能力。如果将眼下的共享单车热比做一场赛跑,那么它一定不是一场“路遥知马力”的马拉松,而是一场百米冲刺,等过了抢占市场的时期,单车数量趋于稳定,或者政府一纸令下控制单车数量,那么现在开足马力的生产线又该何去何从?

共享单车居高不下的损毁率让修车师傅们成了香饽饽,他们大概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竟还有从早忙到晚修不完车的时候。而私人自行车所有者或成最大输家,本来想在城市里找到一个修车摊就是个全靠人品的事儿,之后可能更是难上加难了。

政府: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比滴滴、Uber这样,在野蛮发展阶段时不时和出租车司机干架,时不时被乘客投诉的“刺头儿”,共享单车可谓是人畜无害了。但发展到现阶段,政府对共享单车的感情也变得十分复杂。

对政府而言,共享单车的确是环保绿色的出行方式,又没有什么巨大的风险,政府老亏钱还做不好的事情现在交由企业来做,何乐而不为?但是很快市场的发展就超出了政府的预期,

旅游景区首当其冲,今年清明万余辆共享单车涌入深圳湾,直接把深圳湾的海景骑行道变成自行车停车场;城市里的机动车道、停车场、小区,共享单车也是无孔不入,杂乱摆放,不仅有碍观瞻,也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而损毁和过度投放的“僵尸单车”更是成了城市中的“共享垃圾”。

timg (5)

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共享单车企业固然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政府也难辞其咎,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完全没有考虑自行车的需求。城市道路自行车断点严重,少有自行车专用道路,也几乎没有为自行车划出停放的公共空间,骑行的人们不得不“随地乱放”。共享单车或许可以倒逼政府把对自行车不友好的城市变得稍微友好那么一点。

如今,看得见的手终于加入了战场,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杭州、深圳等地明确禁止共享单车进入热门景区。此前,全国也已有多个城市的小区、高校明确禁止共享单车入内。

多个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约谈了各个共享单车企业,广州市交委敦促各企业进一步加大运营管理投入,加强对已投放车辆的管理,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城市形象,上海交委也约谈了6家共享单车企业,因为中心城区停放点容量趋于饱和,要求6家平台暂停投放。

许多城市也开始为共享单车划出“停车区”,但如果共享单车真的被强制要求停放在固定的停车区,那么短暂的无桩随停的共享单车时代就将一去不复返了,共享单车似乎往传统公共自行车的时代退了一步。未来,政府还可能对单车总量,以及用车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管。

结语

共享单车想要长久稳定地运作,真正改善城市生活,一定是和政府合作,统筹运营,实现效率提升,供需平衡。只是如今,竞争正处于白热化的阶段,哪怕知道单车投放已经过剩,但依旧没有一家企业敢慢下脚步,不论情怀是什么样的,市场却总在把人推着往前跑。

虽然现在人们总吐槽ofo“十辆单车九辆坏”,摩拜“让我骑得好缓慢”,但两家的产品肯定会各取所长,变得越来越像,最终实现制造成本、维护成本和骑行体验的平衡。而在运营效率的要求和资本的压力之下,故事的结局,摩拜和ofo总会变成一家人的,名字我都想好了,不如就叫omo?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 2017.4.17-4.21

北京7

苹果可能收购迪斯尼

苹果可能对迪斯尼发起收购,金额或将达到2230亿美元。迪斯尼将有助于苹果建立起丰富的内容库,以对抗Netflix等竞争对手,进一步提升旗下设备iPhone、iPad、MAC等在产品内容上的吸引力。于此同时,苹果也许会将现有的科技产品和软件系统集成到迪斯尼遍布全球的主题公园内,一方面可以探索和验证前沿的研发成果,而另一方面,巨大的人流量将成为苹果新的业务入口。

上汽计划实现自有品牌营收翻倍

上汽集团打算推出多款名爵和荣威的轿车和SUV,以期实现自有品牌营收增长翻倍。长期以来,上汽生存在外资合作方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的阴影之下。尽管上汽占据了中国乘用车市场的16.5%,但自有品牌份额仅有1.3%。上汽希望通过提供质量有保证,但价格更低的产品来实现市场突破,但技术积累与品牌塑造都将成为其挑战。日本汽车当年侵入美国市场的案例或许可以给上汽提供借鉴。

日本手机厂商发力新兴市场

在苹果、三星和中国手机厂商的压制下,日本的智能手机厂商业务发展陷入了瓶颈。目前夏普与富士通的智能手机业务仅限于日本国内,而NEC则已经退出了该市场。目前这些企业把目标瞄准了印度、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试图通过低价的模式、利用曾经的的品牌影响力,寻求新的业务机会。然而,在低价领域,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将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何树立自己有竞争力的价值定位将是这些日本企业重要的课题。

ofo与富士达深度战略合作

共享单车ofo与自行车制造商富士达签署了战略合作,获得了富士达每年超过1000万的单车产能,双方还将在建立共享的自行车全球研发中心,并在供应链和海外布局等方面展开合作。然而,供应商与共享单车的合作一直是痛并快乐着的。供应商对于共享单车品牌的依赖将降低其议价能力,同时,共享单车也会不断侵蚀其原本的市场,虽然短期内会有大量订单的出现,但依赖尚需靠融资生存的共享单车,未来的前景并不明朗。

英特尔与长安汽车结盟

英特尔与长安汽车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于英特尔来说,汽车智能芯片将成为下一个重要的战场,而中国汽车厂商日渐成熟的制造能力和背后巨大的市场成为了英特尔不可错过的机会。对于长安汽车来说,引进车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的领先科技,将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并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主动。双方的联盟将有助于智能汽车生态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易澄创新早餐:滴滴投资ofo,并与东航达成战略合作

57e8d214930d2


滴滴投资ofo,并与东航达成战略合作:各地相继出台的网约车新规对滴滴形成了压力,与此同时,滴滴的新布局并未停止,在投资单车出行ofo,并承诺未来时机成熟时将ofo接入滴滴,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之后,滴滴又与东方航空达成合作,双方会在各自的app上接入对方应用,滴滴也将借由东航的空中互联技术,使航班上的乘客可以预订接送机服务。在与监管博弈的同时,扩充应用场景黏住用户是明智之举。

图片来源:网络